导读:苏轼的西江月梅花中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假日rr2 1年前他留下的回答 已收到1个回答 灏麒 网友 该名网友总共回答了15个问题,此...
苏轼的西江月梅花中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假日rr2
1年前他留下的回答
已收到1个回答
灏麒
网友
该名网友总共回答了15个问题,此问答他的回答如下:采纳率:86.7%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象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高超的艺术技巧.
杨慎《词品》: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冷斋夜话》谓东坡在惠州作《梅花》时,时侍儿名朝云者,新亡,“其寓意为朝云作也”.
1年前他留下的回答
10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苏轼的西江月梅花中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标签:
内容声明: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由第三方用户投稿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上海建站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上海建站网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核相关关内容,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网站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