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送东阳马生序》和《欧阳公事迹》 练习题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和《欧阳公事迹》 练习题答案.急 , guisimin 1年前他留下的回答 已收到3个回答 静子2006 网友...
《送东阳马生序》和《欧阳公事迹》 练习题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和《欧阳公事迹》 练习题答案.
急 ,
guisimin
1年前他留下的回答
已收到3个回答
静子2006
网友
该名网友总共回答了19个问题,此问答他的回答如下:采纳率:84.2%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阅读训练】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
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 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译文:
②惟读书是务.译文:
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1.D“写”的意思
2.欧阳修四岁就成了孤儿.
只把读书当成唯一的事情.
3.不因环境的困苦而消沉,反而刻苦发奋,与生活抗争.
4.欧阳修母亲的深明大义,即使条件艰苦,也要把欧阳修培养成才.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下面“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
A.无从致书以观 B.计日以还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俯身倾耳以请
2.翻译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4.这则短文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
下面“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c )
A.无从致书以观 B.计日以还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俯身倾耳以请
2.翻译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这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借书给我的原因.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到他心情好的时候,再去请教.
3.回答问题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从他人处借书抄阅,按约定之期归还.所以别人都愿意借书给宋濂.宋濂也得以饱览群书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不因家贫放弃读书的梦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虚心向他人请教,态度极其恭敬
4.这则短文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
刻苦学习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
1年前他留下的回答
4
青色苹果11
网友
该名网友总共回答了3个问题,此问答他的回答如下:
什么题呀
1年前他留下的回答
1
mscchow
网友
该名网友总共回答了2个问题,此问答他的回答如下:
1.作者从哪三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2.文中将自己和同舍生进行对比,目的是什么?
3.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坚告诉马生,用意是什么?
4.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和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预约。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优点?
5.作者平时求教老师和老师发怒时她求教的情景分别是怎样的?请用原文回答。这表现了作者什么优点?
答案:1.幼时求学借书抄录之...
1年前他留下的回答
1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送东阳马生序》和《欧阳公事迹》 练习题答案.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标签:
内容声明: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由第三方用户投稿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上海建站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上海建站网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核相关关内容,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网站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