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数学归纳法的原理,通常被规定作为自然数公理(参见皮亚诺公理).但是在另一些公理的基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通常被规定作为自然数公理(参见皮亚诺公理).但是在另一些公理的基数学归纳法的原理,通常被规定作为自然数公理(参见皮亚诺公理).但是在另一些公理的基础上,它可以用一些逻辑方法证明.数学归纳法原理可以由下面的良序性质(最小自然数原理)公理可以推出:自然数集是良序的.(每个非空的正整...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通常被规定作为自然数公理(参见皮亚诺公理).但是在另一些公理的基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通常被规定作为自然数公理(参见皮亚诺公理).但是在另一些公理的基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通常被规定作为自然数公理(参见皮亚诺公理).但是在另一些公理的基础上,它可以用一些逻辑方法证明.数学归纳法原理可以由下面的良序性质(最小自然数原理)公理可以推出:
自然数集是良序的.(每个非空的正整数集合都有一个最小的元素)
比如{1,2,3 ,4,5}这个正整数集合中有最小的数——1.
下面我们将通过这个性质来证明数学归纳法:
对于一个已经完成上述两步证明的数学命题,我们假设它并不是对于所有的正整数都成立.
对于那些不成立的数所构成的集合S,其中必定有一个最小的元素k.(1是不属于集合S的,所以k>1)
k已经是集合S中的最小元素了,所以k-1是不属于S,这意味着k-1对于命题而言是成立的——既然对于k-1成立,那么也对k也应该成立,这与我们完成的第二步骤矛盾.所以这个完成两个步骤的命题能够对所有n都成立.[2]
注意到有些其它的公理确实是数学归纳法原理的可选的公理化形式.更确切地说,两者是等价的.
请问这段话中(1是不属于集合S的,所以k>1)为什么呢?为什么不属于集合S 还有后面 k已经是集合S中的最小元素了,所以k-1是不属于S,这意味着k-1对于命题而言是成立的——既然对于k-1成立,那么也对k也应该成立,这与我们完成的第二步骤矛盾.所以这个完成两个步骤的命题能够对所有n都成立.这个是怎么回事?
左岸阳光股
1年前他留下的回答
已收到1个回答
ronaldhx
春芽
该名网友总共回答了16个问题,此问答他的回答如下:采纳率:81.3%
我觉得是你没有摘录全,“对于一个已经完成上述两步证明的数学命题”,这里面“两步”是什么你这里很显然没有摘录到.对于一般的数学归纳法,第一步骤,是说对正整数1,该命题成立(对应你的第一个问题,此问答他的回答如下:,如果一个命题可以完成这一步骤,那么就说明1不属于S);第二步骤,是说对于k-1如果成立,那么对于k+1也成立.
再理解一下吧,原文多读几遍你就知道其逻辑了~
1年前他留下的回答
10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数学归纳法的原理,通常被规定作为自然数公理(参见皮亚诺公理).但是在另一些公理的基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标签:
内容声明: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由第三方用户投稿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上海建站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上海建站网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核相关关内容,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网站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