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高校)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湖北省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民办大学。校园位于武汉市现代港口工业新城阳逻经济开发区内,校园终年鸟语花香,四季风景如画,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
中文名: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英文名: 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简 称: 武生院
创办时间: 1993年
类 别: 民办大学
学校类型: 理工科
属 性: 省属本科高等院校
所属地区: 湖北 武汉
现任校长: 李友清
知名校友: 杨子威、骆群曙
主要院系: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等
学校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阳逻经济开发区汉施路1号
学校代码: 12362
主要奖项: 省市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30余项
1学院概况2历史沿革3师资力量4规模5目标6院系设置7校徽8校训9文化园地10校办产业11公共服务目录
1学院概况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校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涵盖理、工、农、文、管、教、艺等7个学科门类。设有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工程系、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园林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系、体育系、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数学课部、创业学院等15个院(系、部),现有50余个本、专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在华中农业大学的对口支持下,正积极筹备申报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校坚定走办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九州通医药集团、武汉健民药业集团等省内外100余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0余个,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30余个,开办了“钱学森实验班”、“九州通班”、“建筑工程技术教学改革实验班”、“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班”等近10类特色班和实验班,为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形成了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品牌。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学生,注重培育学生先进典型,形成了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催生一个先进群体、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良好格局。近年来,校园内外“群星闪耀”,许大卉、杨子威、程菲、刘哲贤、宋雄、张培文、韩云等一批学生或校友受到团中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团省委等有关部门的表彰,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先进典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群体示范效应。
学校长期得到中央和省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俞正声、张榕明、陈宗兴、周济、罗清泉、蒋祝平、王生铁、张昌尔、苏晓云、王少阶、辜胜阻、郭生练等领导同志先后来学校视察指导工作,热情称赞学校坚持公益性办学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功德无量”,为学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指引了正确方向。
2历史沿革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1994年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先后两次亲笔致信学校创办者,热情称赞“学校为即将到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培养人才,真是件大好事”。在钱老的关心指导下,学校始终坚持“立校为公、办学为民、依法治校、回报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公益性的办学原则,弘扬“严谨、自强、求是、创新”校训精神,以延安精神和钱学森精神办学育人,突出生物工程特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师资力量
学校名师才俊荟萃,高层次人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现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75%,在职的博士教师团队近百人;有“楚天学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优秀教师4人;先后特聘“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汪金权、全国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等担任“大学生人生导师”。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学校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1个、品牌专业1个、精品课程3门、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3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学校连续四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承担13项),居全国民办高校之首。“十一五”以来,还承担了500余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及社会企业生产需求的科研、教研课题,先后发表论文1500余篇,获得省市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30余项;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先后荣获湖北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13年度‘就业湖北’先进高校”十强。
4规模
学校办学基础条件优良。校园面积118公倾(约合1762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科研楼16栋,学生公寓32栋(含2人间公寓5栋),学生公寓空调实现全覆盖,学生餐厅7座,图书馆馆舍2万多平方米,藏书149.5万册,无线WiFi覆盖校园,室内外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
5目标
学校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多学科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全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6院系设置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在原生物工程系和生物技术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现有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和生物技术及应用、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两个专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食品工程系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工程系是学校较早发展的系之一,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安全两个本科专业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一个专科专业,系部设置专业教研室2个,专兼职教师共32人。食品工程系由华中农业大学王清章教授担任教学牵头人,以江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毕业的博士组成青年教师团队,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超过96%,食品工程系拥有优越的科研基地和先进的技术平台,与武汉多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近几年,教师承担了省、市级及校级的8项科研课题和5项教研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出版教材十多部。食品工程系本着“理论与技术并行,知识服务产业”的核心理念,着力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重视实践教学,拥有50余个稳定的毕业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注重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先后与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政府机构和部门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在毕业之前熟练地掌握职业技能。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85%以上的毕业生在省内外卫生、检疫检验、农业、生物能源、环境与资源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生产、管理、检验等工作。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考取国家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普通本科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学校院系前列,涌现出了一大批自办公司、成功创业的优秀校友典型。
药学院
药学院现开设有制药工程和中药学两个本科专业和生物制药技术和药品经营与管理两个专科专业,其中制药工程专业2012年被列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下设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化学、医药基础4个教研室、1个实验教学中心、 10个实验室、1个中药标本馆、1个药用植物标本园,拥有一批高档精密仪器。
园林系是学校首批设立的、专业特色鲜明的系(部)之一。开设有园林、园艺两个本科专业和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三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1100余人。
园林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共计62人,主要来自于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985、211高校。编辑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20多部,多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或发表在核心期刊,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于2013年7月在原外语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下设英语系和公共外语系。英语系现有英语、商务英语两个本科和商务英语专科专业。学生来源于全国各省市地区。外国语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掌握跨文化知识、一定的对外经济贸易和商务知识、管理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外国语学院的毕业生现已工作在全国各地包括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湖北等省市的经济贸易领域、教育领域和基层管理部门,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提高。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是学校最早创建的系之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3个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4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500人。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3年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2014年获得湖北省双学士学位授予权。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是学校首批成立的二级学院。学院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致力于培养市场需要、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服务于各类工商企业的经济管理和工程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开设有财务管理系、工商管理系、物流管理系、旅游管理系、文化产业管理系和城市管理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3889。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简称机电学院)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重点建设和发展最快的院部之一。现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3个本科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及管理2个专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2100余人。
建筑工程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建筑学院)下设工程管理系、土木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筹)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519人,现有专兼职教师141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1人,高级工程师9人,工程师 8人,助理工程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94人,其他中青年教师均为重点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或从业经历。建筑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学校从2009年起投资3000万元建设包括建筑材料实验室、建筑结构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土建CAD制图室在内的“建筑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校办企业湖北新广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市风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均为二级资质)为学生开展工程测量、工程预算、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等实习实训提供有力保障。建筑学院还与学校基建处、艺术系、湖北新广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开办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教学改革实验班”、“室内装饰设计与施工管理教学改革实验班”等,实验班旨在培养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建筑工程、装饰工程领域应用性高级人才。
体育系
体育系现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社会体育本、专科专业,分别开设有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方向、操课与私人教练方向。社会体育专业从2006年开始招生,2013年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492人。
艺术系
艺术系坚持“以质量为生命、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谋发展”的办系指导思想,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教学思路,开拓创新,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特长突出、一专多能、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从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整体目标出发,不断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等各方面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形成了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已经成功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在上海、深圳、海口等沿海开放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业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现设有应用化学及环境工程2个本科专业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并获批2015年度湖北省“3+2”联合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试点项目和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双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化学与环境工程系下设应用化学、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教研室、拥有1个应用化学研究所、1个化学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包括基础化学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和应用化学、环境工程2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2200余平米,现有各类仪器设备500余套(件),价值785万元。
继续教育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非普通类学历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职能部门。
思想政治理论课部
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创业学院
7校徽
校徽学校徽章的简称,是一个学校的标志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是分辨人员、留存纪念和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的性质和学科,同时在佩戴校徽的时候也给佩戴者在无形中增加了纪律的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体现出学校的特征,让人容易记住。校徽形状分为长条形,椭圆形,圆形,其中以圆形最多,长条形在上世纪80年年代比较流行。
8校训
严谨、自强、求是、创新。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9文化园地
晨光湖畔BBS
校社团联合会
大学生记者团
青年志愿者协会
数学建模网
10校办产业
武汉市风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新广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生院晨光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11公共服务
自考招生
精品课程
招贴信息
采购、招标信息
网上报修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
词条图片
校徽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db:内容2]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全国小211工程高校名单有:西北大学云南大学......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Gn=nx1x2x3…......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进入游戏2点击展开3点击法宝4点击成长5选择......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换这个装备的地方位于卡利姆多大陆的塔纳利斯,......
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