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问答 > 生活资讯 > 勐大镇

勐大镇

网站编辑:上海建站网 发布时间:2022-09-11  点击数:
导读:勐大镇(云南普洱镇沅县下辖镇)勐大镇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南、镇沅县西北部,无量山南麓、勐统河(澜沧江水系)中上游两岸。镇政府驻地勐统街,海拔1180米,距县城57公里,距省城(昆明)505公里。全镇总国土面积869平方公里,占全县的五分之一多;辖24个村民委员会361个村民小组11739户43429人,人口占全县的五分之一。其中:农业人口39383人,占总人口的90.7%。人口密度50人/平方公里。...

勐大镇(云南普洱镇沅县下辖镇)

勐大镇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南、镇沅县西北部,无量山南麓、勐统河(澜沧江水系)中上游两岸。镇政府驻地勐统街,海拔1180米,距县城57公里,距省城(昆明)505公里。全镇总国土面积869平方公里,占全县的五分之一多;辖24个村民委员会361个村民小组11739户43429人,人口占全县的五分之一。其中:农业人口39383人,占总人口的90.7%。人口密度50人/平方公里。

中文名: 勐大镇

行政代码: 530825103

身份证前6位: 530825

长途区号: 0879

邮政编码: 666500

隶属政区: 镇沅县

行政级别: 镇

车牌号码: 云J

辖区面积: 869km2

目录

1地方简介2行政区划3地方人口4经济发展5人文特点6农业产业7乡村建设8附近景点9地方特产

1地方简介

勐大镇是镇沅第一大镇,也是最大的粮蔗主产区,是一块神奇宝地,物产丰富,气候宜人,素有“渔米之乡”之美誉。地处镇沅县西部,位于东经100°39′—100°56′,北纬23°54′—24°08′之间,东与恩乐镇和景东县的者后乡交界,南与按板镇接壤,西与振太毗邻,北与里崴乡相连,是西部四乡镇交通、经济、文化的中心。

2行政区划

勐大镇区划
勐大镇勐大镇

530825103201 121 勐统村

530825103202 220 平和村

530825103203 220 桂花甲村

530825103204 220 英德村

530825103205 220 文开村

530825103206 122 文来村

530825103207 122 文雷村

530825103208 122 南康村

530825103209 220 库达村

530825103210 220 平掌村

530825103211 220 大井村

530825103212 220 文蒙村

530825103213 220 仰里村

530825103214 220 文况村

530825103215 220 那敦村

530825103216 220 新街村

530825103217 220 大山村

530825103218 220 平地村

530825103219 220 文卜村

530825103220 220 马台村

530825103221 220 白水村

530825103222 220 半坡村

530825103223 220 西山村

530825103224 220 文夺村

3地方人口

勐大镇人口数据:
勐大镇勐大镇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7121

男14340

女12781

家庭户户数6852

家庭户总人口(总)26834

家庭户男14161

家庭户女12673

0-14岁(总)5835

0-14岁男3107

0-14岁女2728

15-64岁(总)19120

15-64岁男10236

15-64岁女8884

65岁及以上(总)2166

65岁及以上男997

65岁及以上女116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6429

4经济发展

201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6亿元,其中:烤烟产业9896万元,畜牧产业8000万元,林产业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42元,人均有粮食400公斤。全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8亿元,贷款余额2.27亿元。

5人文特点

全镇境内汉、彝、傣、哈尼、拉祜等民族杂居,少数民族人口32404人,占全镇人口的74.6%,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除少数的几个村庄还有用民族语言交流外,民风民俗已基本同化,民风淳朴。能吃苦耐劳是群众最大的特点,人际关系较为平和,人际交往方式比较耿直。

6农业产业

目前,大春粮豆备地69000亩,已种900亩;水稻备地26000、育秧820亩(其中薄膜育秧470亩,旱育秧350亩);杂交包谷备地43000亩,已播种850亩。各种农用物资均基本到位。开展科技培训4期272人次。除在建沟渠、水池和水窖外,靛坑河大沟水于3月15日全线通水,其余主要沟渠已通水,水池、水窖已提前灌满,另已开挖简易蓄水池1480个,提前做好抗旱保春耕准备。

2014年24个村委会290个村民小组3718户烟农草签合同面积29348亩73900担。目前育苗5467棚,可供大田移栽32664亩,备苗率达11%。烤房建设按计划顺利推进。烟用物资全部就位,正组织肥料发放。完成预整20550亩,占移栽计划面积的70%。落实烤烟用煤3860吨。

7乡村建设

2013年起,勐大镇在勐统河沿岸启动“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8个村26个组21个点,其中:勐统村大仓组,文来村下文仑一二组、平地一二组,平掌村炳朗组为重点建设。严格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实施方案》来开展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重点抓“脏、乱、差、暗”治理。至今,项目建设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8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附近景点茶马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是唐代以后,特别是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思茅通往昆明、西藏、澜沧、打洛、洵甸等地的茶马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也是思茅物资交流、进行贸易的南方丝绸之路。

山间铃响马帮来,是50年代前的真实写照。在车辆如梭的今天,马帮已不再有,山林是听不到清脆的马铃响了。茶马古道显得更加寂静。但回荡动听的马铃声和赶马人的山歌依然记忆忧新:三月里来,三月三,赶着骡马进茶山,普洱茶好人人爱,驮起茶叶到远方。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

其中丽江古城的拉市海附近是保存较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和尚洞

在镇沅彝族哈尼族拉枯族自治县者东乡邓关村东南例营盘山下部,距文者公路东侧一公里处,有一个叫和尚洞的喀斯特溶洞,洞内因明代时有和尚住过而得名。这里的石灰岩溶洞,石校石笋丛生,千姿百态。和尚洞从南直通到北,全长约40米;高约8米,宽约5米,有3个洞口相通,洞在树木的荫护下,显得格外幽静。进洞l0余米,即可在右壁上看到明代人物画像和汉人墨客题写的诗。其中有明天启元年(1621)文人周土弘题书的诗曰:

几年糊口游崆洞,遥上天台路可通。冉冉野云常出岫,曲栖倦乌怕飘风。烟霞泉召高人事,画剑尘埃客担空。醮墨流芳纪胜迹,祭公关好成真龙。

在洞中25米处,岔洞向东右边有一天然石台,南壁上画有一幅官僧对奕图。在岔洞顶上的岩台,四周亦画有人物、动物、鱼类画,正中又是明代天启年间文人周士弘题写的诗:

乾坤窍妙开崆洞,先后天机一个通,白石烂时氽世晚,黄梁熟处听松风。

浮生底事三心芳,老眼应知四海空,傀我留题疥峭壁,毫端隐止走蛇龙。

歇气坡森林公园

歇气坡森林公园占地面积5亩,2006年由私人投资建设,一期建设已投资450万元,完成爬山便道、1000余台健身阶梯、三座民族文化观景塔、饮食娱乐等项目。是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展现镇沅县民族文化特色的展示中心。

镇沅歇气坡森林公园的建成,将会对镇沅县及外来人员旅游休憩、娱乐观光、共建和谐、共享和谐提供一个文明优雅的环境。同时提供了对外展示镇沅风采、镇沅特色的一个平台。目前游客逐渐增多,建设还在继续。

9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地方特产普洱飘鸡

从外表看瓢鸡与普通土鸡最大区别是没有尾巴。通过解剖后发现该鸡无尾椎骨、尾棕骨、尾羽、镰羽、尾脂腺,即瓢鸡没有鸡翘。由于没有尾巴和鸡翘,当地居民一直认为瓢鸡是不吉利的象征,因此该鸡只要稍微长大一点即被宰杀,导致瓢鸡数量长期不能得到增长。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毗邻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及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根据历史渊源和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推断,瓢鸡是由于某些遗传性状基因发生变异,形成了无尾的特异体形,这些特异性状在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稳定后而形成。

生活环境

据走访主产区镇沅县田坝乡、九甲乡当地饲养该鸡的农户(老人),“瓢鸡是由山上的野生小团鸡(无主尾羽)与本地家鸡杂交而来的。”他们反映其上辈人饲养的鸡中就有这种鸡,再之前的祖祖辈辈都饲养过这种鸡,说明瓢鸡来源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据镇沅县志记载:1941年全县养鸡10万余只,其中有少量瓢鸡。“瓢鸡数量少,主要分布于哀牢山区”。根据该鸡的历史渊源、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推断,瓢鸡的形成可能是该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基因发生变异,形成了无尾的特异体形,这些特异性状在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了稳定。

所在地域: 云南

申请人: 普洱市畜牧工作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普洱市所辖镇沅县的恩乐镇、按板镇、勐大镇、者东镇、九甲镇、振太乡、田坝乡、古城乡、和平乡9个乡镇;景谷县的风山乡、正兴镇、景谷乡3个乡镇;景东县的花山乡、景福乡、文井镇、大街乡4个乡镇;墨江县的团田乡、景星乡、新抚乡3个乡镇;宁洱县的宁洱镇、磨黑镇、同心乡、勐先乡、德安乡、梅子乡6个乡镇,共2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0°33′~105°15′,北纬20°16′~24°06′。

镇沅黑古陶

黑古陶是镇沅为数不多的一种民间工艺,它在传统古陶工艺和造型的基础上吸取了现代陶瓷工艺精华,精雕细刻,古朴典雅,具有独特的风格。近年来,黑古陶作为镇沅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远销海内外,深受中外客商推祟。

黑古陶在镇沅有着4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在民间有着零星的加工生产,上个世纪90年代初,镇沅建起了第一个黑陶加工厂,但由于种种原因,黑古陶并没有打开销路,并很快沉寂下来。虽然黑古陶没有真正走出山门,但作为镇沅的传统民间工艺,也被部分喜爱这种工艺的人们传承下来。坐落在民江的镇沅黑古陶厂是镇沅最早专门生产黑古陶的小作坊,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几年、十几年下来,黑古陶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慢慢走进人们的生活。

作为镇沅较少的遗留的民族文化产品,近年来,镇沅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入手,逐步打开宣传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镇沅黑古陶,了解镇沅悠久民族文化历史。2009年7月,镇沅黑古陶生产工艺成功晋级普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1月晋级为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镇沅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品,黑古陶在县经济商务、旅游、文化等部门的组织下,近年来频频亮相昆交会、旅交会和民族文化艺术节,今年5月还走向了上海世博会,展出的黑古陶产品古朴自然,精美异常,受到了广大宾客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黑古陶是我国古陶器中独具魅力的瑰宝,更是民族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镇沅黑古陶的发展演变见证了镇沅各民族文化的厚重历史。传统技艺与现代先进工艺的完美结合造就了镇沅黑古陶的华丽转身,现在的黑古陶产品供不应求,成为广大宾客争先购买的艺术精品。依托民间传统工艺,走旅游精品路线,实现产业化发展或许将使镇沅黑古陶真正成为带动镇沅发展的又一张名片。

镇沅草纸

镇沅草纸,又称土纸,生产历史悠久,相传已有千百年历史,全部工程为手工操作,以竹篾为原料,经打麻、蒸渣、捣碎、漂洗、抄晒等3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是非草做的“草纸”,纸面光滑平整,厚簿均勾,无纸筋。质地柔韧细腻,吸水性强。因纸质优良,远销昆明和老挝、缅甸等地,供不应求。产于者东、文龙。

词条图片

地方特产

附近景点

勐大镇

勐大镇

勐大镇

[db:内容2]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勐大镇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标签:
内容声明: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由第三方用户投稿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上海建站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上海建站网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核相关关内容,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网站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浏览此文的人还看过
在杯子上印照片怎么弄的?
在杯子上印照片怎么弄的?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方法1】1杯子上的照片是使用热转印烤杯机进行......

nba2k online2跳步
nba2k online2跳步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方法1】1跳步的操作方法是:方向键【】和【W......

lol庆典女皇怎么获得
lol庆典女皇怎么获得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方法1】11.LOL庆典女皇艾维尼亚皮肤怎么......

如何更改QQ中链接打开的默认浏
如何更改QQ中链接打开的默认浏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首先登录QQ账号,然后点击QQ左下角的【主菜......

相关网站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