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
电影票房(专业名词)
电影票房(简称票房)泛指电影放映收益。由于分账结构的利益驱使,国内电影业屡次出现“偷票房”事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系列行规严打此不法行为。自2015年起,包括《百团大战》、《捉妖记》、《叶问3》等多部影片深陷“票房”事件。2016年4月20日,央视新闻发布调查视频,以《捉妖记》为案例,揭秘电影票房造假现象。
l: 中文名:电影票房
l: 更多中文名:票房/票房收入
l: 英文名:BoxOffice
l: 原意:电影院售票处
l: 引申:泛指电影放映收益
l: 票房网站:BoxOffice Mojo(美国)是隶属于电影行业内著名资料库IMDb的权威票房网站,提供全球票房实时数据。但BOX OFFICE MOJO提供的数据一直是业内参考国内外票房数据的可靠来源。
1名词解释2相关知识3收入与分账4偷票房5票房丑闻6“票房注水”调查7行业规定82016年票房情况目录
1名词解释
原指电影院售票处,后引申为影院的放映收益或某部影片的影院放映收益情况,它往往代表该影院、影片或一定区域内整个电影业的经济收入即商业成绩。
2相关知识
----------票房收入---------- |
l 票房收入 = 电影票价 × 售出的张数 是一个片放映单位(主要指电影院/院线)在向观众提供观影服务时,通过向观众出售电影票的形式获得的价值补偿。票房收入作为影片(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补偿形式既实现了电影业内部制片方、发行方和放映方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也体现着电影业与电影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
----------票房净收入---------- |
票房净收入=票房总收入-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5%)-增值税和附加税(3%-5%)-电影院及院线分摊(50%-60%)-总投资成本及推广费用(未知)。 |
----------票房证券化---------- |
“票房证券化”这一从北美引入的概念在中国被迅速扭曲。中国式“票房证券化”,以未来票房收益为担保,将电影制作全过程所需资金做成标准化的理财或信托产品,向市场散户发起融资。随着近年各类项目票房连续追高,电影市场“赌性”盛行,风险和监管缺位问题开始逐步暴露。 |
----------票房收入统计学---------- |
票房收入统计学指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放映影片票房收入进行统计的方法。一般而言,票房收入的统计可以有首周票房收入统计、单场放映票房收入统计和单片放映票房收入统计、月票房收入统计和年票房收入统计等等。 |
----------票房价值---------- |
根据卖座情况衡量电影作品及创作人员地位的一种标准。它一方面是艺术商品化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价值规律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反映出作品的商业价值和观众喜好的程度。在商业电影的制作与营销中,票房价值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
----------票房毒药---------- |
影片票房收入是衡量影片制作者(通常指导演)或主要演员商业价值的重要指标,因此若一部或连续几部影片的票房皆不理想时,其制作者(通常指导演)或主演常常被媒体冠以“票房毒药”的称号,是一种戏谑的说法。 |
----------票价调节---------- |
票价是电影价值的表现形式,它随市场行情的变化而波动。票价调节即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依据对观众需求的分析和影院目标市场的定位等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使影院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
----------上座率---------- |
l 上座率=(影院售票数÷影院座位数)×100% 对影院来说,由于每场放映的费用是相对固定的,每多售出一张电影票,就会使影院多一份收益或利润,因而提高上座率便成为电影院经营的重要目标。对影片来说,上座率反映了一部电影放映后,在一定时间内观众人次的多少。上座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电影院的收益,也是衡量电影本身商业价值和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 |
3收入与分账
影片发行的一种形式。制片方、发行方和放映方按议定的比例对票房收入分成。
----------进口影片---------- | |
制片方 | 43%(一般影片为40%) |
发行公司 | 10% - 15 % |
影院 | 45% - 48% |
----------国产影片---------- | |
制片方 | 35% - 40% |
发行公司 | 10% - 15% |
影院 | 40% - 45% |
**备注:此分成基于扣掉5%的基金和3%的营业税后的比例** |
名词解释4偷票房
偷票房,是由于分成比例不同等各种原因产生的偷、挪、移票房收入的行为,是电影业发展的畸形产物。
方式方法“双系统”售票
现在影院使用的售票系统一般有漫天星、火凤凰、火烈鸟、鼎新等。正常的情况下,影院所有前台售票系统是对外联网,前台卖票的收入数据都对外上传的。
所谓“双系统”一般是指影院拥有一个联网和不联网两个系统。
影院通过技术操作,使前台售票系统没有直接对外联网,真实收入数据并没有如实上传。同时在影院某个地方设置对外联网的系统,每场的票房收入可以人为地输入数据。“双系统”的偷票房方式是现在最为关注,最为常用,偷取金额最多的方式。“双系统”也存在缺陷,因为影院多了一个系统,专业人员是比较容易发现。而且每场影片的票房收入需要人为的输出,现在的监督员也很容易发现影院不正规的操作。但现在的“双系统”操作也有升级版了。以前的“双系统”需要安装在影院的现场,现在出现了可以远程操作的“双系统”。“双系统”的服务器可以安装在千里之外,这种远程的方式相对难以发现。
通过套餐或者套票转移票房
影院通过会设立一些卖品套餐票或影片套票,当顾客购买这些套票使用时,影院的工作人员收到这些套票时一般都会出低价票。例如“100元3张电影票套票”,当然顾客拿套票换影片是,影院一般会根据顾客当时所观看电影的最低票价出票。如A片最低票价为20,B和C影片都为25元,影院套票的票房收入只为70元,剩余的30元就为影院的净收入。虽然套票或套餐的形式已经出过通文表明不赞成影院使用这种方式,但是在二三线的城市中很是经常使用的。
通过团购网业务转移票房
影院与团购网站的合作通常采用“结算价”的合作模式,指的是影院与团购公司在一定的合作时间内商议出电影票的固定结算价钱。结算的形式就是通过顾客在团购网上购买影票的数据或者影院收取团购客人兑换影片的凭证单来作为结算。但团购顾客拿凭证去影院兑换电影时,影院是否会按结算的价格出票,团购网站是监管不了的。因为团购顾客不会知道协议内容,因此也不会对出票的价格会有异议,只要能够能够看到电影,顾客还是能够接受的。正因有团购的掩护,很多影院在团购业务上的电影票都会出最低票价。例如“某A影院与团购网站的合作电影票结算价格为25元,若接到顾客兑换电影的最低票价为20元时,影院就会按20元出票。
影院售票时直接按影片最低票价出票
在一些三四线城市,顾客与监督员对影院的监督都很不在意。很多影院收取顾客的正价影票的票价直接出最低的片价,大部分顾客都不会留意,一般也很少直接投诉。因此很多电影院是无忌惮地出最低票价。即使遇到投诉,影院直接出回原价票,顾客就很少追究。
影院团体包场转移票房
所谓的团体包场业务是指某个单位在某个放映时段包了影院的放映厅放映特定片子。一般影院在没有监督员的情况下,接到类似的业务时,都不会按实际人数到场人数打印电影票的。通常只会在系统上输出部分电影票,甚至不出电影票。
影院晚间场电影少出电影票或者不出电影票
影院为什么会选择晚间场“做手脚”?最主要原因是根据影院监督员工作的时间来定的。一般的影院监督员晚上10点后就会离开影院,影院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完成偷票房的事情是相对比较简单的。
A影片与B影片的票房转移
部分影片的分账与返点不一样,一般影院的经营者会根据在不同影片上得到的好处处理某些片子的票房收入。例如以前国产片子的票房收入是有任务的,完成任务后会得到奖励,因此很多影院会将外国片的票房收入转移到国产片子上。又或许某部片子给予影院的返点,影院就将其他片子的票房转移到这片子上。这里提到的“返点”可以这样理解,例如A影片在某影院有10万元的票房收入,此影片的发行商或许给予影院此片收入的 2-3%作为奖励,这个奖励在行内就叫“返点”。所以那个片子给返点或者返点多,影院当然会优先考虑。由于现在此类“票房转移”事件曝光多了,关注度高了,影院很难操作了。但现在还是有一些升级的操作的,如“观众购买A片子的票,系统打印出来的影片A片子,观众是发现不了区别的。但通过技术上设置,但凡买A片子的部分收入或全部收入都会自动转入到B片子上。
影院放映机或者服务器转移
部分准备开业但是没有拿到正式开业证件的影院,可以把其他电影院的转移到此影院,影院就可以放映最新的电影。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一些连锁或拥有多家影院的企业中。为支持新影院能够尽快放映电影,一些电影院企业铤而走险。这里补充说明为什么要转移放映机或服务器。现在中国采用的基本是数字放映机放映,数字放映机放映的数字视频。当影院下载了影片的数字视频,加上密钥,影片才能正常放映。而且密钥是其中的关键,所谓密钥可以理解为解开视频使之正常放映的密码,没有这个密钥即使下载了影片的视频也是放映不了。影院之所以要办证件,就是为了取得国家发放的密钥。而且每个影院每台放映机的密钥都不一样,密钥会对应每台放映机的服务器的型号。所以新影院要在没有证件的情况要放映电影,就要借用别的影院的放映机或许服务器。
《百团大战》被指偷票房5票房丑闻
2015年8月28日,《百团大战》上映首日,票房高达5300万元,而当日好莱坞大片《终结者5》的票房只有3722万,头天同时上映的《烈日灼心》《刺客聂隐娘》《三城记》三部文艺片总票房之和仅3361万。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在微博上贴出两张一早一晚的电影票房的截图,怒斥“票房都去哪了?请拿开脏手!”疑暗指由华谊出品的电影《三城记》票房被偷。
英国卫报揭《捉妖记》票房造假2015年12月,《卫报》报道了《捉妖记》“票房门”事件,并认定其“操纵票房数据”,Deadline等著名电影媒体对此也有跟进。在境外权威票房网站Box Office Mojo发布的2015年中国内地票房排行榜上,《捉妖记》仍然位列第二。虽然在网站中确实挂上了标示提醒“将停更中国票房,直到找到更可靠的数据来源”。
《叶问3》疑制造票房被查电影《叶问3》上映三天斩获4.7亿元,3月7日傍晚,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通知称将对3月4日以来电影市场出现的严重的票房异常波动进行严肃排查。
6“票房注水”调查
2016年4月20日,央视新闻发布调查视频,以《捉妖记》为案例,揭秘电影票房造假的现象。
l 通知名:《电影院票务系统(软件)管理实施细则》l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l 发布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l 内容摘要:《电影院票务系统(软件)管理实施细则》中规定,电影院在票务软件中编排的放映计划必须与实际放映相一致,所有实际放映的场次必须如实地在票务软件中编排或登记相应的放映计划。这意味着,只要是排片表中写出的场次,就必须真实放映,而放映的场次,也必须在系统里登记。如此一来,有些为了增加票房数字而捏造出的在凌晨放映的场次——俗称“幽灵场”,就被明令禁止了。7行业规定
上半年票房82016年票房情况
截至5月21日晚,2016年内地票房已经突破200亿大关,仅用时142天,比去年提前了37天。
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用时318天破400亿
截至2016年11月13日,2016年中国内地总票房突破400亿大关,用时10个月零13天,仅比去年破400亿快了19天。在2015年的黄金时代后,2016中国电影市场迅速进入了冷静期,不但全年六百亿梦碎,能否突破2015年的全年440.69亿总成绩,也成为一大悬念。
词条图片
电影票房
[db:内容2]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电影票房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扩容卡修复方法:21从电脑屏幕右边缘向中间轻......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方法1】1魔兽世界冰冠堡垒的位置:冰冠冰川地......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方法1】1味千拉面为日本一家专营拉面的店铺,......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方法1】11.在游戏里按下回车(Enter)......
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