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
狴犴(神兽)
狴犴(bì àn),又名宪章,传说神兽之一,排行龙九子之老七,浑身带刺,集勇猛、忠诚、正义于一身,掌管刑狱,常被装饰在死囚牢的门楣上,因其形状似虎,所以民间又有虎头牢的说法,是古代法官的象征。他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狴犴是犴裔的化身,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
兽名: 狴犴
别名: 宪章
读音: bì àn
出处: 《天禄识余·龙种》
性格: 急公好义,仗义执言
形态: 形似虎
属性: 神兽
关系: 龙九子排行老七
1汉字解析2神兽简介3历史记载4传说故事5历史考证6民间习俗目录
1汉字解析
狴犴:bì’àn
形状像虎的野兽,古时多将其形象画在狱门上。
(1) [beast;fourfooted animal]:传说中的走兽
王魔骑狴犴。——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
(2) [prison]:牢狱
狴犴使人多礼乎?——《法言·吾子》
(3)广韵.平声.齐韵:狴,狴犴,兽也。
(4)明朝杨慎的升庵外集卷九十五: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
2神兽简介
狴犴(读音:bì àn),又名宪章,传说中的兽名,形似虎,龙九子之一,排行第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狴犴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此外,上虞市上浦镇冯浦村还有“狴犴龙舞”的文化习俗,颇具地方特色,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3历史记载
《天禄识余·龙种》:“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
身形似虎的狴犴在龙子中排行老七,它的脾气秉性以正直仗义而闻名。哪里有不公,哪里有纠结它就奔向哪里。和喜欢动粗用武力解决事端的二哥不同,狴犴给人以明辨是非,秉公而断的印象,在邪恶面前,它用自己的威严和律法条理来压倒对方,无需动手便可用文明的方式解决,因此狴犴在民间的威望相当之高,通常人们遇到官司纠纷需要上衙门之前,都会拜一拜狴犴以求事件能够被公平合理的解决。
狴犴的民间形象除了会被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4传说故事
狴犴,形似虎,浑身带刺,集勇猛、忠诚、正义于一身。相传,大禹治水,来到巴蜀之地,当地生灵习惯于沼泽洼湿的环境,竭力反对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环境,故而群起阻挠。他们串通了沼泽地的虫豸毒物,如蜈蚣、蝎子、毒水蛏、毒蜘蛛、鳄鱼、蟾蜍等动物组成了反抗治水的造反派大军,还公推蜈蚣为大元帅,誓师拼战。大禹虽不乏为一个骁勇的悍将,但因蜈蚣的毒汁如烈焰难挡,所以治水大军损失惨重,治水工程受阻。而舜帝早早命会稽人陶皋就准备了狴犴大军,有句话叫“蜈蚣独怕蜒蛐蜗”,在狴犴大军的帮助下,经过惨烈的战争,狴犴把对方杀得屁滚尿流。从此,毒虫恶豸销声匿迹,狴犴龙立了大功。
南宋时期大约在900年前南宋的时候,有个专管牢狱的人叫犴裔。犴裔看管监狱时,对待犯人就象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和善,每天都给犯人讲解出狱后怎样做一个好人,因此很多贪官都妒忌他,一直想找机会把他杀掉。
传说当时的皇帝赵构很迷信,光是天天为他作法的道士就有七八个,其中有一个是皇帝最为信任的道士叫封咒的人被贪官收买了。有一次,封咒为皇帝作法,就在用龟甲占卜时,忽然大惊失色,龟甲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皇帝问他怎么了,他“扑通”一生跪倒在皇帝面前,假意言到:“皇上,臣、臣不敢说。”皇上又说:“但说无妨,恕你无罪。”封咒这才肯说:“皇上,臣刚才占卜时,在龟甲上隐约看到六个字。”“是哪六个字?”皇上问。“犴裔乃是瘟神”“啊!什么!难道犴裔真是天上的瘟神下凡来散播瘟疫的?”“正是如此。皇上,如果不赶快除掉犴裔,后果不堪设想啊!”封咒道。皇上听到这话立刻下旨,让大奸臣秦桧处理这件事。秦桧接到圣旨,高兴的不得了。立即摆酒设宴款待封咒,而且还赏了他纹银百两、锦缎百匹。
秦桧领旨后问其他几个同党该如何处置犴裔,他的同党都说:“该把犴裔处死,最好今日正午问斩。”秦桧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立刻让人把犴裔抓来。
在犴裔被押赴刑场的途中,街道两旁的百姓都为犴裔鸣不平。犴裔被押到刑场时,他对着天喊到:“想我犴裔一生为国为民,哪儿作过对不起陛下的事。陛下您斩了我不要紧,但您千万不要再相信那道士的谗言了,否则大宋江山不保,黎民百姓遭殃呀!”接着,他又对那些奸臣说:“你们这些衣冠禽兽,害死了人都不知悔改,我犴裔就算化成走兽也要找你们报仇血恨。”说完便被斩首了。当时在场的百姓们放声大哭。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电闪雷鸣,一头怪兽出现在云头。只见他麟头豸尾西龙翼,足踏祥云照九州。这头怪兽用一阵龙卷风把道士和奸臣们都卷上了天,又摔在山头。山头立刻裂开一条缝隙,把他们全部封在里面了。
这头怪兽叫狴犴,是犴裔的化身。狴犴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
5历史考证
龙生九子古时民间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传说。但九子是什么,说法也不同。
《中国吉祥图说》谓: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以龙为祖先。龙的历史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遍及南北。在北方内蒙古的三星他拉于1971年发现了玉雕的猪龙,据专家考证大约距今6000-7000年前;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有陶壶龙纹;远隔千里之外的江苏吴县良渚文化出土的器物上,刻有一种似蛇非蛇的勾连花纹,即是古越人的龙图腾崇拜的象征。这说明,至少在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了关于龙的图腾崇拜。龙的形成起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的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脱离自然界中的具体动物形象,成为集诸种动物灵性与特长于一身的特殊动物。到唐代,龙成了天子的专利。龙纹只能用于皇帝的衣服器物,龙成为皇权的象征。宋之后,关于龙的历史与家族有了更多的传说。龙在其形象形成过程中,曾海纳百川的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兽形象。到后来,这些怪异兽像在龙形象发展的同时糅合了龙的某一种特征,形成了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说法。但龙之九子为何物,究竟谁排老大谁排老二,并没有确切的记载。
民间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同。据说一次明孝宗朱祐樘曾经心血来潮,问以饱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后七拼八凑,拉出了一张清单。按李东阳的清单,龙的九子是:趴蝮、嘲风、睚眦、赑屃、淑图、螭吻、蒲牢、狻猊、囚牛。不过在民间传说中的龙子却远远不止这几个,狴犴、貔貅、饕餮等等都被传说是龙的儿子。只要知道龙生九子的形成过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龙生九子有这么多的说法。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如果非要选出九子来的话,也应该选出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九个。李东阳也是一时急于交差,所提之名单并不具代表性。一冲查阅了一些资料,并结合在各地旅行中所见的民间习俗,按民间影响、出现频率等因素重新列出了龙生九子的名单。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一冲在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其背负石碑的样子。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赑屃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狻猊:身有佛性,喜好香火,于香炉盖上可见。而且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座骑,在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中均可见到。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因狻猊为龙的五子,所以庙名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一冲曾游过此庙,香火极为旺盛。睚眦:性情凶残易怒,喜欢争杀。民间成语"睚眦必报"所讲即为此物。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环上上面可以见其雕像,以加强杀气。
6民间习俗
狴犴龙舞原是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上浦镇冯浦村的旧时民俗。
南宋年间,冯姓随宋高宗康王南渡定居渔浦庙,是祭祀虞舜大帝的场所,庆典时独特的“狴犴龙舞“颇具地方特色,深受当地群众欢迎。抗战胜利时,在章镇举行的庆典会上,狴犴龙舞最引人注目。
解放后,因种种原因,狴犴龙舞没有得到传承和保护,直到2008年,在狴犴龙舞传承人冯占龙老人的指导下,狴犴龙舞传承才在市里举行的“娥江之春”文艺晚会上得以重视。
至今上虞上浦还保留着一种奇特的“狴犴龙”舞,曾经在1945年欢迎浙东纵队解放章镇时舞过,最近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而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匐伏在虞舜宗祠的狴犴,是一只吉祥神兽,四肢张开,脚踏实地,肘毛耸扬,尾巴呈S形,头部前冲,双角张开,咧嘴呲牙,两眼圆瞪,呈虎视眈眈之势,似乎积聚着一股勃发的神力,警觉而忠诚地守护着虞舜宗祠。
词条图片
狴犴
狴犴造型
利于上虞市的狴犴雕塑
动画造型
狴犴
狴犴
狴犴
[db:内容2]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狴犴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清理上网垃圾:2电脑浏览器一定要隔一定时间清......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出门装备推荐:21多兰之戒不仅能够提供给复仇......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云南省省情2知道云南省的地理位置特点。3云南......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首先在手机上下载并安装首旅如家APP。2点击......
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