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
延安大学(高校)
延安大学坐落在革命圣地延安,是由毛泽东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陕西省属重点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
学校名称: 延安大学
院校类型: 综合类
所在地: 陕西
办学性质: 公办
办学层次: 本科、研究生
建校时间: 1937年
1学校概况2历史沿革3校园文化4师资力量5院系设置6领导关怀7延大名人8教学成果9社会地位10开放办学目录
1学校概况
延安大学学校占地面积2000余亩。建有教学科研实验室42个(含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3620个。图书馆建筑面积3.64万平方米,藏书119万册,是陕北最大的图书情报中心。建成了校区千兆光纤互联的校园网,建有全塑胶标准体育场1个。
学校现设18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5所附属医院,59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医、教、经、管、史、法、农、艺11个学科门类。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5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大门类。
2历史沿革
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
1943年至1944年,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和行政学院相继并入,其历史可以上溯到陕北公学成立之时1937年。
1947年,因战争形势,延安大学部分师生远赴东北、华北、西北各地举办大学。
1949年5月,中共西北局发出指示将延安大学、西北人民艺术学校、西北财经学校合并成立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延安大学陆续迁入西安。
1958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重建延安大学。
1959年秋,增设了医疗系。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延大医疗系基础上成立延安医学院。
1998年,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与延安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被列为陕西省省属重点大学。
200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延安大学。
2011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
3校园文化
校训 :立身为公、学以致用
校徽释义 :1、“延安大学”中英文字样以红色宝塔为中心绕成一圆,寓意延安大学在革命圣地延安办学。2、红色宝塔剪影和延安大学英文开头字 母Y、U在同一个圆内组成的图案,寓意为延安人象绿叶一样深情地衬托着延安这一朵盛开的鲜花。3、“1937”为延安大学创建的年份。
4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2015年7月)教职工1497人,教师1072人,其中教授155人,副教授267人。博士、硕士608人。基本形成了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4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1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5人,“三秦人才津贴”专家8人。学校外聘高水平专家9人,聘请近百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校注重各类人才的后续培养和提高,积极与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以及国内外知名院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近年来,共选派教师200多人次参加各类进修培养和攻读博硕士学位。选派30多名骨干教师分赴美国、日本等国家访学深造。
化学与化工学院5院系设置
化学与化工学院,是延安大学最早设立的院系之一,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的化学工程系,1958年延安大学恢复重建时为理化系,1959年独立设为化学系,1999年改建为化学与化工系,2003年扩建为化学与化工学院。学院现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点(下设化学工艺、工业催化、应用化学3个二级点)、分析化学硕士点、化学课程教学论、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点、学科教学(化学)硕士点;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6个教研室。
公共管理学院2013年9月,学校进行院系和专业调整,决定单独组建公共管理学院。以原公共管理学院为基础,将原管理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政法学院的行政管理本科、文学院的行政管理硕士点归并整合,组建新的公共管理学院。学院现有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5个本科专业。有行政管理硕士点,在校研究生41名。2014年新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硕士点。有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5个专业的成人函授教育。
应用技术学院延安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从2005年开始在初中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五年制高职大专班,专门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学院教学按照“3+2”的模式开展,即三年高中基础课、二年高职大专专业课的教学方式进行。各专业的基础课、专业课由延安大学聘请相关学院的教师担任。延安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现有临床医学、护理学、计算机应用、土木工程、体育、音乐学、应用化工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石油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15个五年制高职专业。
教育科学学院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于2003年5月恢复重建。学院现拥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四个本科专业;拥有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硕士两个硕士点;设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教研室;建有微格教学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实验室、网页设计与制作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电声技术实验室、基础心理学实验室等10个专业实验室和一个院级资料室及校园电视台;拥有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咨询中心、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远程教育学习中心、教师培训中心等专业研究与教育培训机构。
建筑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是2013年9月开始独立运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原物理系1995年开始首届招生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三年制专科专业, 2000年更名为“土木工程”专业,2001年升为四年制本科,同时生源地也由陕西扩大到全国。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 2个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科)”和“土木工程(专升本)”两个成人教育专业;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2个教研室;截至2015年上半年,有在校本科生600余人,成人教育学员200余人。
经管学院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在原管理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学院现有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招收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拥有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6个本科专业。设有陕北企业家学会。并拥有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学与金融学实验室以及财会手工模拟实验室。工商管理专业现为省级特色专业,获批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项目。
历史文化学院延安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前身是1988年建立的历史系, 2008年12月由历史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合并组建而成,是以教学为主,注重基础研究的多学科、开放性学院。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两个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设有中国史和旅游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有陕西省哲学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即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一个,陕西省历史学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示范基地一个。
鲁迅艺术学院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于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是老延大合并时的八所院校之一,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学院现设美术学、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舞蹈学四个本科专业,有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美术课程与教学论、陕北民歌和陕北民间音乐硕士点,设有“陕北民歌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和“鲁艺民歌合唱团”。“音乐学”专业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2011年),“音乐学(陕北民歌)”和“艺术设计”2个学科被列为校级重点扶持学科(2011年),《声乐》、《平面构成》、《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课程被列为校级精品建设课程。
马列学院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1958年恢复重建时就有马列教研室,1986年组建社科部,2005年更名思政部,2008年学校党委决定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学院。学院下设“原理”、“纲要”、“概论”、“基础”四个教研室,承担着全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先后建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省级精品课程。
生命科学学院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的生物系,1986年恢复建系,2002年组建为院。学院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3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点,生物技术专业、园林专业分别为陕西省和延安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生物学、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型硕士点、学科生物教学专业学位硕士点,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分别为陕西省和延安大学重点扶持学科。有1个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包括3个专业实验室、1个科研实验室),配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现代化设施,设备总值达到1650多万元。有“人体解剖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遗传学”、“植物学”、“食用菌栽培学”、“环境与健康” 4个校级精品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别为陕西省和延安大学双语示范课程。
石油学院延安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是为了适应我国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对能源与环境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而成立的。学院从2005年筹建,2007年开始招生。现设有石油工程、环境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学院实验室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石油工程专业建有地质基础、工程流体力学、油田化学、油层物理、采油工程、钻井工程、油藏数值模拟等7个专业实验室;环境专业建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综合等4个专业实验室。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延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是延安大学最早设立的院系之一。学院现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4个本科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4门省级资源共享课程,8门校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校级实验中心。
体育学院延安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于2002年9月,前身是1941年9月的老延安大学体育系,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体育系科,在我国体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94年恢复招生, 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教学与课程论和体育学科硕士三个硕士授权点。
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是延安大学下设的教学单位,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外国语言文学系,2002年8月经学校批准改为学院建制。现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和教育硕士(英语方向)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承担“特岗教师计划”和“硕师计划”培养任务,其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学院下设英语、日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英语专业2011年获准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文学院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称文学院)的血缘,可前溯到诞生于抗日烽火岁月中的鲁迅艺术学院。目前,学院拥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新闻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设有现当代文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代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语文)六个硕士点。设有文学研究所、美学研究所、方言研究所、路遥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延安文艺研究中心等六个研究机构。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是延安大学最早设立的院系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937年抗战时期的自然科学院。1958年延安大学恢复重建时成立理化专修科,1961年独立设为物理系,1999年改建为物理与电子信息系,2002年扩建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院设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3个本科专业,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个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硕士点方向(物理)、1个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硕士点,有电波传播与散射、信息传输及通信信号处理、综合电子系统、信息处理与信息材料、计算机模拟与智能信息系统、通信信号处理与系统和物理课程教学论7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西安创新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是由延安大学申办,陕西荣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举办,教育部(教发函〔2004〕72号)2004年4月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院现设中文系、经管系、外语系、艺术系、建工系、理工系、医学系等7个系,设有思想政治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和实验教学中心3个公共教学部。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英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延安大学授课)、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园林、制药工程、护理学、美术学、视觉传达与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业设计等27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经、管、工、农、医等7个学科门类。
医学院医学院的前身是延安大学医疗系,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陕北公学医学系,恢复重建于1959年。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延大医疗系基础上另迁新址扩建而成延安医学院,受陕西省教育厅直接领导,1985年正式招生。1998年8月国家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医学院与延安大学合并组成新延安大学,更名为延安大学医学院。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和2个方向: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和高等护理学,临床医学麻醉方向、临床医学眼耳鼻喉方向,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为一本招生,省级特色专业。现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生物学、护理学;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遗传学、神经生物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临床心理与心理治疗学、护理管理学、护理教育学等硕士点;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基础医学,校级重点学科3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现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等共计29所,其中附属医院5所。设有7个实验室和2个实验中心。
政法学院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学与行政学 法学中国共产党历史
教研室设置:哲学教研室、经济学教研室、中共党史教研室、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教研室、法学教研室
6领导关怀
建校70多年来,学校的发展受到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创建伊始,毛泽东同志主持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延安大学成立事宜,并多次去学校参加开学典礼和做报告。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叶剑英、陈毅、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学校工作;1966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延安时亲切接见师生代表;1970年,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中批示要把延大办大办好;1988年,在国务院总理李鹏的关怀下,延大被列为“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院校;1998年,江泽民、李鹏同志为延大建校60周年题词;2004年,延安大学建设发展再次引起了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关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笔批示支持办好延安大学。
7延大名人
建校以来,先后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民主革命时期,延安大学曾汇聚过众多革命先贤和学术界名流,也曾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周扬、江隆基、李敷仁先后担任过校长;陈云、李富春、林伯渠、李维汉、乌兰夫、徐特立、成仿吾、李强、艾思奇、何思敬、刘泽如等先后担任过延大前身院校和所属学院的校院长;何干之、武衡、王任重、于光远、董纯才、沙可夫、茅盾、何其芳、周立波、艾青、肖军、沙汀、孙犁、吴伯萧、贺敬之、吕骥、贺绿汀、冼星海、江丰、石鲁、孙鸿儒、杨作材、屈伯川、陈康白、林迪生等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曾在这里执教、任职;李鹏、叶选平、布赫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武衡、彭士禄等20位两院院士、学部委员、300余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和一大批大师级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教育家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新时期,延安大学的毕业生遍布陕北老区、祖国各地,尤其是为推动陕北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8教学成果
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和一、二等奖近30项。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5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教材8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教学名师10人,一本招生专业1个。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课题490多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奖励150多项。设有中共党史研究院、陕北能源化工研究院、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多个科研机构;办有《延安大学学报》,学报(社科版)被评为陕西及全国高校优秀期刊。
9社会地位
延安大学是新时期延安精神的传播中心,学校依托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和教育部机关党校培训基地等教育基地,创办了“窑洞大学”和“泽东干部学院”,为来自全国各地的10万余名的青年和干部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11年,学校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明校园。
10开放办学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西北大学签订了省部共建对口支援协议,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二炮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学院等部队院校有着密切的双拥共建关系,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石油大学等2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日本、美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关系,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
词条图片
毛泽东赠言
毛泽东、朱德与吴玉章在一起
校徽
校园风采
校园风采
校园风采
校园风采
校园风采
学府餐厅
清澈的创新湖
教学楼
延安大学
[db:内容2]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延安大学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如何进入抉择之沼:2开放后城镇地图可见抉择之......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点击画面上的白色亮点,开灯!2点画面的左下角......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exe文件,安装到魔兽争霸3游戏目录下,这样......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1首先在苹果官网下载安装苹果专用的iTune......
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