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粤菜甜点中的传统名吃,其口感酥滑,甜而不腻,老少咸宜,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糖不甩”做法简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丝的煎鸡蛋拌食,口感酥滑香甜、清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糖不甩”类似没有馅的汤圆,也没有汤水,由于糯米丸完全吸收了糖份,吃起来口感柔滑中带着软糯的筋道,糖的甜与姜的辛香完全渗入丸中与米香结合在一起,...
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粤菜甜点中的传统名吃,其口感酥滑,甜而不腻,老少咸宜,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糖不甩”做法简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丝的煎鸡蛋拌食,口感酥滑香甜、清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糖不甩”类似没有馅的汤圆,也没有汤水,由于糯米丸完全吸收了糖份,吃起来口感柔滑中带着软糯的筋道,糖的甜与姜的辛香完全渗入丸中与米香结合在一起,柔滑清甜。
“糖不甩”的由来,据说还跟八仙有关。据传清朝道光年间,广东东莞东坑镇一带吸食鸦片之人众多。初春二月二由于流毒泛滥,民不聊生,到了可以受财主雇佣的“卖身节”,精壮男丁所剩无几,大都是面黄肌瘦,劳力退减。上天大八洞神仙吕洞宾听说后连忙炼制灵丹,普渡众生。但良药苦口,再者私自下凡,触犯天条,为掩人耳目,于是吕仙人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内,配以糖浆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取之“糖粉黏丹不分离”之意),装扮成一个挑担叫卖的老翁,从街头到墟尾半卖半送。众人吃后,果真体力大增,智力恢复。东坑“糖不甩”因此而名扬远近。
相传“糖不甩”还跟男女姻缘相关呢。地处东坑、茶山、横沥各镇的“埔田片”一带,旧时男婚女嫁还比较保守,更谈不上如今的自由恋爱了。每当媒婆带后生到女家“相睇”,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便煮“糖不甩”招呼男方。男方看到端上桌上的是“糖不甩”,知道这门亲事“甩”不了了,于是大功告成,大碗“糖不甩”越吃越香,吃完一碗再添一碗,表明愿意好事成双。如果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则煮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男方看到台上摆的是碗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知道这门亲事“散”了,那就知趣一点,以后别再纠缠了,这时“腐竹糖水”虽甜在嘴巴,却苦在心上,匆匆喝上一口,便告辞而去。这样的事,对上年纪的东坑人来说,都非常清楚。
其做法:
1.将糯米粉和黏米粉放入容器中,逐渐加入清水,和至面团软硬适度即可。
2.把烤熟的花生和白芝麻放入料理机干磨至粉末。
3.取一片黄片糖(80克/片)放入小奶锅中,加入80克清水。
4.中火慢慢熬至黄片糖完全溶化变黏稠后关火,即是糖浆。
5.做一锅清水煮沸,将搓成小团子的糯米团依次放入沸水中。
6.待浮起后再略煮一会即可捞起。
7.放入之前熬好的糖浆中,开小火继续煮制两分钟后关火。
8.将煮好的小团子码放在盘中,浇上糖浆,撒上花生芝麻碎就可以吃了。
(丝 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糖不甩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标签:
内容声明: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由第三方用户投稿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上海建站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上海建站网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核相关关内容,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网站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