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
《黄帝内经》营卫气论基础上形神合一的身体观。虽然形神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无论是形还是神,都无法脱离营养和防卫的生命过程而存在。通过营养和防卫之气复杂的沟通连结,《内经》奠定了形神存在的共同根基,维持了形神之间“必要的张力”,达到了身心一元理论上的圆满和自洽。
三、《黄帝内经》气论
基础上形神合一身体观的现代意义
形体和精神作为生命的两种表现形式,如何整合到一起,予以合理的解释一直是西方哲学界的一个难题。是把身体归属于精神还是把精神附属于身体呢?恐怕都不完全是。无论是以精神为主还是身体为主,都不可能否认另一方相对独立的存在。数百年来,无数西方贤哲竭心尽力也未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这种理论的困难是西方身心二元论至今仍然广为流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方英敏在论述现代身体美学身心二元的理论困境时曾精辟地说道:
“身心一元”如何可能?其事态远不是那么简单。事实上,从西方哲学史看,对“身心一元”的论证至今都是未洽的事业。在西方哲学史上,有关身心关系思辨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也是三种形态,即近代笛卡尔型的“以心主身”论、现代尼采型的“以身主心”论、当代梅洛-庞蒂型的“身心一元论”。如果说笛卡尔型的“以心主身”论是正题,尼采型的“以身主心”论是反题,那么,梅洛-庞蒂型的“身心一元论”便是合题。梅洛-庞蒂以证成“身心一元”为使命,然而,他最终也未能说服自己:一会儿他觉得“身心一元论”是对的,认为“我在身体中,或者说我就是身体”,另一会儿又回到“身心二元论”立场,断言“人是拥有肉体的心”。[16]157-158
方英敏在论述现代身体美学身心二元的理论缺陷时,认为梅洛-庞蒂在身心一元论和身心二元论之间的徘徊反映了西方哲学界对“身心一元”论证时所遇到的普遍困境。他将西方哲学史上对“身心一元”的论证工作归纳为功能主义和文化主义两种思路,认为这两种路径相互抵触,一方可以成为反对另一方的理由,两种思路都是不完善的。真正完成这一工作还有待于一个可以超越二者的新论证方式出现[16]158。
《内经》以气论为核心的形神合一的身体理论既承认了形神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又通过营养和防卫之气千丝万缕、纷繁复杂的沟通关联,维持了身心之间“必要的张力”[16]155。《内经》的身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身体,它在不断产生、不断破坏、不断更新。具有广延的形体和无广延的精神都只是外在的表象,营卫气不间断的权衡和倾移变化才是生命的根本。无论是哪种可见的生命现象,都时刻处于营养和防卫之气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之中,持续进行着肯定和否定的交互作用、量变与质变的复杂过程,从而维持着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动态协调平衡。《内经》从形体和精神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和过程入手,在机体营养之气和防卫之气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找到了形神作用的统一性,从而奠定了它们存在的共同根基。这种不断运动和演化的身体观为中医形神关系的论述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视角,为身心一元的论证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内经》的身体世界里,并没有给鬼神留下一丁点儿位置,他以深沉的理性主义坚决否定了精神可能脱离身体存在乃至灵魂天国永恒的任何可能性,最终完成了身体形神关系的统一,实现了理论上的圆满和自洽。这种建构在气论基础上对于形神关系的处理方法无疑对现代身体美学身心关系的体系构建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大卫·勒布雷东认为现代医学“并不是关于人的一门知识,而是一门高度细化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知识”[17]104。医学无疑是当今社会某种意义上身体知识的权威,然而,现代医学选择对疾病去个性化,知识以器官为核心高度专门化,这导致医学只关注治疗疾病,只注重疾病产生的机械因果,而不关心人本身。这种不以主体为对象的医学使人们对身体产生困惑:它并不关注和满足人的情感变化,身体的认识呈碎片化,疾病的发生使人们前所未有地感知到身体的存在,人们却无法理解它,面对疾病的苦痛、惶恐不安、无所适从。面对医学无法解决的忧虑,心理学和医学进行了社会分工,二者各司其职,泾渭分明。精神医学所带来的是对人心理和身体的进一步割裂。在西方身心二元结构下,这种弊病难以得到良好的解决。然而,人并不是某种机器,他是具有自主意识、情感和反应的复杂有机体。医学也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它同时也是一门艺术[17]133。医学应当是关于人的学科,它需要感性和美感的登场,而不是一本冷漠的药典。从这个角度来说,《内经》身心合一的形神观,从东方传统医学的角度为现代医学指出了一种超越精神医学、身体医学及其二元论的可能性。它可以协助克服现代身心二元的分裂,把医学的关注点从人患的病调整到患病的人,回归人内在的统一性,与自我达到充分的和谐。医学美学作为身体美学独特的一部分,具有单独研究和深入阐发的价值,现代身体美学对医学之美很少涉及,实际上这是被严重忽略的一块领域。《内经》在营卫气论的基础上所建构的形神合一的身体观对未来医学美学的发展也必将会有所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19.
[2]王晓华.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以西方美学史为例[J].江海学刊,2005(3):5-13.
[3]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M].彭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方英敏.身体美学与身心一元论的证成——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解答[J].文艺理论研究,2020(1):200-210.
[5]王海龙.国内身体美学研究的三条路径及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7(10):92-96.
[6]舒斯特曼,曾繁仁.身体美学:研究进展及其问题——美国学者与中国学者的对话与论辩[J].学术月刊,2007(8):21-28.
[7]王庆其,主编.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0.
[8]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117.
[9]房玄龄,注.管子[M].刘绩,补注.刘晓艺,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10]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定.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1]曹炳章,原辑.中国医学大成(一)内经分册[M].田思胜,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12]周东浩,夏菲菲,周明爱.整体观视角下的肿瘤发病机制[J].医学与哲学(B),2018(5):6-8+50.
[13]喻昌.医门法律[M].张晓梅,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
[14]祝世讷.中医学整体观的深层内涵[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4):217-220.
[15]李志庸,主编.张景岳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16]方英敏.关于身体美学的三种定位[J].学术研究,2018(4):152-161.
[17]勒布雷东.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周熠,南开大学哲学院。
周东浩,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身体美学的构建与身心一元论的达成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方法1】11.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影流大师,我想......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刚安装完word2010打开的界面会是提醒你......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dnf复仇者一般都是选择无色技能为主,输出比......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首先打开一张图片,现在看到图片的背景有点灰灰......
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