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
长春中医药大学(高等院校)
长春中医药大学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长春中医药大学。历经五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校训,形成了“坚持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走学研产结合之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授权的办学层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吉林省唯一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广泛社会声誉的省属重点大学。五十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4万余名毕业生,校友遍及海内外,为国家和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和智力支撑。截至2015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5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在净月经济开发区,毗邻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学校有本科专业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后创新工作站1个。全日制在校生10864人。
中文名: 长春中医药大学
创办时间: 1958年
所属地区: 吉林长春
学校类型: 医药
属性: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省属重点大学
主管部门: 吉林省教育厅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代码: 10199
1历史沿革2师资队伍3教学条件4教学规模5科学研究6医疗工作7校园文化8现任领导9荣誉奖项目录
1历史沿革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原名为长春中医学院,成立于1958年,前身为始建于1950年的长春市中医进修学校。
1962年,吉林省卫生干部学校并入学校。
1970年,学校并入吉林医科大学。
1978年,恢复了长春中医学院建制,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2000年,吉林省职工医科大学和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并入学校。
2002年,长春中医药大学净月校区一期工程胜利竣工,学校主体迁入净月校区。
2003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唯一一所获得博士授予权的学校,同时也是全国行业唯一一所获得博士授权的学校。
2004年,学校成为省属重点高校。
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成绩。
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长春中医学院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8年,学校与省政府共建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人参研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打造吉林省千亿元人参产值,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09年,中医学、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位居第7名、第9名;中医学、中药学成为博士后流动站,是2009年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唯一一所获批建设单位。
2012年,学校获得了"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标志着学校跻身于国家中西部高校百强行列。
2师资队伍
截至2015年6月,校本部有教职工99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65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41人。享誉全国的终身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51人,硕士生导师248人;国家“白求恩奖章”获得者1人,“国医大师”获得者2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长白山学者3人,长白山技能名师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9人,国家及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高级专家5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被批准为省教育厅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4人,新世纪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名中医29人,吉林省第三届创业先锋1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2人。
3教学条件
长春中医药大学截至2015年6月,学校有“十一五”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优秀课程41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2个;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3部、主编国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4部、主编国家“十二五”行业规划教材25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4个,其中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平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省校共建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1个。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581万元。
馆藏图书103万册,有一批学术价值很高的珍、善本典籍。出版发行《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吉林中医药》等学术期刊。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国外留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留学生培养涵盖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次主办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研究单位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往来。
4教学规模
院系设置
长春中医药大学截至2014年7月,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基础医学院6个学院。18个本科专业。
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
药学院: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药学(临床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生物制药、中药学(学制4年)
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学制5年)
护理学院:护理学、护理学(英语)
人文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监督)
基础医学院:生物科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学校有2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后创新工作站1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中医骨伤学、中医肺病学 、中药药理学、针灸学、药用动物学、中医心病学、推拿学、医脑病学、内经学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方剂学、中药分析学、中医康复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儿科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肛肠病学、中医眼科学、中医护理学
省教育厅重点学科(3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
博士后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底,学校有"十一五"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优课程(校级精品课)25门。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十一五"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护理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
"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制药工程、药学、药物制剂、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5科学研究
长春中医药大学近五年来(2015年),共争取到各级纵向科研项目581项(包括国家级课题49项,省部级课题138项),其中,主持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攻关和支撑项目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8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基础研究项目7项,省科技厅项目75项,获科研合同总经费8076.39万元。
获各级科技奖励81项,其中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8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有省部级以上实验室、工程中心12个(其中国家科技部规范化药理实验室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吉林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发改委工程中心2个),厅局级实验室70个。建立起能够支撑中医药基础研究、临床与应用研究及开发研究,并具有较强实力与竞争力的研发平台,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6医疗工作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名老中医荟萃,临床学科齐全,中医特色显著,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雄厚,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国家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基地、国家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考试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专科协作组副组长单位等,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吉林省十佳医院、全国放心药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诚信单位、省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截至2015年6月,医院有职工1125人,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床位数1000张,设内、外、骨、妇、儿、眼、针灸、肛肠、急诊等46个临床科室。
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7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0个。医院现代化诊疗设备有全身16排螺旋CT机、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核磁共振等,总值超亿元。医院作为学校第一临床学院,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4个,后备重点学科4个。医院有享誉盛名的已故“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国医大师”任继学、国家名老中医刘柏龄、王烈、杨宗孟等终身教授,有众多吉林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教授和主任医师,专家队伍实力雄厚。
7校园文化
校训
校训石正面为著名书法家姚俊卿先生手书校训"启古纳今,厚德精术"八个字。
校训铭文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白山麓 净月潭浦
分镳并轨 博硕通途
肇锡嘉名 岐黄学府
治学立训 蕴玉出璞
砥砺名节 忠信敬笃
问道长沙 溯源灵素
博采众长 探骊得珠
校标
校标为圆形,内设五边形图案,取祖国传统哲学"天地圆融"、"五行生克制化"的辨证思想,寓意事业圆满和师生员工团结。校名由中、英两种文字组成,"1958"标志建校年代。"天鹅"图案为汉语拼音字头组成的"吉林",说明地域、省份。
图案中的"橄榄枝"、"盾牌"表示平安、祥和之意,昭示卫生事业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护佑健康、生命的使命"银蛇"为中国卫生组织标志,表示学校专业性质和人才培养方向。
校标主色调由"红"、"黄"、"蓝"三原色构成,取纯正、高洁、辉煌意蕴。
8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秦磊
校长:宋柏林
党委副书记:周立
副校长:曲晓波、刘宏岩、姜彤伟
纪委书记:周进
9荣誉奖项
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中医学、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位居第7名、第9名;成为省属重点高校;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成为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与省政府共建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成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学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任继学教授荣获“白求恩奖章”、“国医大师”、“吉林骄傲”称号;学校获得了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跻身于国家中西部高校百强行列;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词条图片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出门装2出门装还是打野的套路出装打野刀+5血......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真的skinfood小天使纹路特别清晰,翅膀......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方法1】1综合回答:巫医这个级别,我感觉有7......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在设置或开始菜单中打开“设置面板”,点击打开......
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