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问答 > 生活资讯 > 大荔人

大荔人

网站编辑:上海建站网 发布时间:2022-09-11  点击数:
导读:大荔人大荔人(Dali man)是中国西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1978 年大荔人化石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甜水沟附近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中,故名。大荔人化石为一不足三十岁的男性头骨。头顶低矮,前额扁平,眉脊粗壮。吻部不甚突出,颧弓细弱,颅骨最宽处不接近颅底而在颞骨鳞部后上部。颞骨鳞部不呈三角形而呈圆鳞状,面部扁平。脑容量估计为1120毫升。与大荔人化石同时出土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
大荔人

大荔人(Dali man)是中国西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1978 年大荔人化石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甜水沟附近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中,故名。大荔人化石为一不足三十岁的男性头骨。头顶低矮,前额扁平,眉脊粗壮。吻部不甚突出,颧弓细弱,颅骨最宽处不接近颅底而在颞骨鳞部后上部。颞骨鳞部不呈三角形而呈圆鳞状,面部扁平。脑容量估计为1120毫升。与大荔人化石同时出土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距今年代大约为15~20余万年。

中文名: 大荔人

外文名: Dali People (Early Homo sapiens)

时    期: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

类    别: 早期智人

目录

1简介2起源3发现4主要特征5生活环境6文化遗物

1简介

大荔人头骨化石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化石。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解放村附近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之中。1978年和1980年两次发掘。同出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大约距今20余万年。是中国迄今发现最完整的早期智人化石。大荔人的工具以石英岩石片为主,石器类型单调,器形较小。与大荔人伴生的动物化石有古菱齿象、肿骨大角鹿、鸵鸟等十余种。植物孢粉分析表明当时的气候不像北京人生活的时期那样温暖而湿润。大荔人的体制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其面部的特征与现代的黄种人比较相似,与欧洲、西亚的早期智人相差较大,所以他代表了早期智人的一个新的亚种。

2起源

1978年3月21日,陕西省水利局刘顺堂在段家乡解放村(原名王家村)甜水沟东崖洛河三级阶地的砾石层(第三层)中,发现了一个较完整的古人头骨化石。经国家古人类学者多方考证,确定其为早期智人中的较早类型,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具体时间约在20万年左右。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从猿人到古人过渡的一个代表,因发现在大荔境内,故命名其化石人为“大荔人”,具体发现地址为“大荔人”遗址,距县城西北23公里。

3发现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化石。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解放村附近的洛河第三阶地砂砾层中。1978年和1980年两次发掘。同出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大约距今10余万年。

大荔人化石为一不足30岁的男性头骨,基本保存完好,但没有下颌骨伴存。头顶相当低矮,前额扁平;眉脊粗壮,甚至超过北京人;眉脊上方有一条横沟,骨壁很厚。这些表现出直立人的原始性。但吻部不甚前突,颧弓细弱,颅骨最宽处不接近颅底,颞骨鳞部呈圆鳞状,这些又都是智人的进步特征。脑量比北京人的平均值稍大。总的来说,体质特征介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间。大荔人头骨面部的一些特点与现代黄种人比较接近,而与欧洲及西亚的早期智人相距较远。

与大荔人同出的石制品约500多件,大多数是石片与石核,石器约占30%。与大荔人伴生的动物化石有古菱齿象、肿骨大角鹿、鸵鸟等10余种。有嵩、菊、藜等草木植物,松柏、云杉等针叶树种。

4主要特征

大荔人头骨化石保存相当完整,唯缺下颌骨和牙齿。脑颅的右侧后上部及左侧颧弓缺损,硬腭及齿槽受压挤而向上移位,使颜面下部变形。头长207毫米,头宽经复原后测量为149毫米,重450克。

头顶特别低矮,由大孔前缘点到前囟点间距为118毫米,与头长形成的长高指数为57,比早期智人低,比北京猿人(复原头骨为59.6)也低。

眉嵴粗壮,其中央部左侧厚度为20毫米,右侧厚度为18毫米,比北京猿人(11.5~17.4毫米)还要厚。其两侧眉嵴的方向由前内侧向后外侧延伸,两侧眉嵴合成八字形,与北京猿人不同,却与时代较晚的马坝人、昂栋人及其他早期智人相似。

眉嵴后方的额骨宽度变小,额骨鳞部两侧间的最近距离是106.4毫米和125毫米,两眉嵴外侧最大距离所形成的指数为85.1。比北京猿人处于较高的进化阶段,而与马坝人相近。

头骨最宽处在颞鳞部后上部颞鳞上缘呈圆弧形,右侧颞骨破坏,左侧颞鳞长72毫米,高为46.5毫米,长高指数为64.6,与现代人的平均数65.2相近。

头骨颞鳞部与乳突部之间有一很深的切迹,其陷入的程度与现代人相近。外耳门垂直径大于横径,属垂直型。在外耳门上方,也有耳门顶盖。

面骨相对较小,颧弓细弱,最细处垂直直径只有7毫米,横径为4.3毫米。但颧弓根方向较倾斜,颧弓位于眼耳平面下方。上领骨的前面主要朝向前方,在上颌骨与颧骨交接处突然转折向后外侧,这整个轮廓线与北京猿人很相似,也是与现代人黄种人一致的。

额骨鳞部上有一条矢状脊,前囟区略成隆起,矢状缝部也略隆起成矢状脊,其两侧的顶骨比较平坦,使头顶呈两面坡式的屋顶状。这些性状与北京猿人及马坝人相近。

这个头骨的面部有一些性状与现代蒙古人种比较接近,如颧骨比较朝向前方,使面部显得扁平,鼻梁扁塌,鼻根处凹陷不深等。额骨正中有一条矢状隆起,顶骨和枕骨之间夹着一块小的三角形骨,人类学上叫作印加骨。这块小骨连南美洲印加人(也是蒙古人种的一支)出现率特别高,故名。该骨在北京猿人中也很多见,6块头骨中3个具有此骨。中国其他古人阶段的化石如许家窑和丁村的人类顶骨后上角有一个缺刻,也可能意味着该头骨具有印加骨,看来大荔人与北京猿人及中国的其他早期智人化石可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反之却与欧洲及西亚的尼安德特人相距较远。后者面部硕大而且嘴鼻部向前突出,鼻梁高耸,鼻根深陷。因此大荔人代表智人的一个新的亚种即智人大荔亚种。

5生活环境

在大荔人头骨化石出土地点发现了大量动物化石,包括古菱齿象、犀、马、肿骨鹿、斑鹿、野猪、野牛、河狸、普氏羚羊、鼢鼠等哺乳动物化石,鸵鸟化石,鲤、鲶等鱼类化石,蚌、螺等软体动物化石。其中最有意义的是肿骨鹿,它是北京猿人洞中的代表性动物之一。它表明大荔人的时代与北京猿人接近。古菱齿象和马牙齿的形态表明其时代在更新世中期和晚期之间。

在大荔人头骨化石出土地点发现的植物孢粉不多,有蒿、菊、藜等草本植物,松、柏、云杉等针叶树种,而没有发现阔叶树种。

综合动植物化石判断,当时那里的气候是温和的,可能有些干燥,不象北京人时期那样温暖而又湿润。

6文化遗物

打制技术的原始性

在大荔人头骨化石出土地点发现了数百件石制品,大多数是石片和石核,石器约占30%。石制品较小,长度一般不超过4厘米,重量小于20克。原料多为采自当地砂砾层中的石英岩和燧石。打片方法以锤击法为主,偶尔用砸击法。用锤击法生产石片后留下来的石核,一般较厚,形制不规整,多自然台面。石核厚度大,表明其利用率不高。石片多不甚规整,也表明了打制技术的原始性。

大荔人

大荔人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大荔人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标签:
内容声明: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由第三方用户投稿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上海建站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上海建站网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核相关关内容,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网站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浏览此文的人还看过
粗心大意的人叫什么
粗心大意的人叫什么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方法1】11、粗心大意的人叫马大哈。22、不......

怎样得到魔兽世界泰坦的使者成就
怎样得到魔兽世界泰坦的使者成就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我们团队的人员配置如下:坦克:坦骑坦德治疗:......

中国邮政网上银行登录流程
中国邮政网上银行登录流程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首先,打开浏览器,在百度搜索栏,输入“中国邮......

淘宝怎么才能做好手机端关键词排
淘宝怎么才能做好手机端关键词排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首先关键词的搜索是根据消费者搜索习惯来想.2......

相关网站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