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高校)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类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唯一的林业高职学院。学院校区占地面积550亩,建筑面积达20.88万平方米,办学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建有各类专业实验室及实训基地63个,固定资产总值1.924亿元,图书馆藏书48.28万册。学院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加强“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坚持“内培外引、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方针,打造了一支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19人,其中专任教师251人,“双师型”教师136人,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84人,中级职称104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49人;聘请校外兼职教师300人。
中文名: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英文名: GANSU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
简 称: 甘肃林学院 创办时间1956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林业
属 性: 省属高等职业院校
所属地区: 甘肃省天水市
现任校长: 陈逸平
主管部门: 甘肃省人民政府
校 训: 砥砺学行 自强不息
学校地址: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路58号
1院校简介2办学理念3办学条件4教师队伍5专业特色6教学改革7科研工作8思政工作9社会服务10就业形势11专业设置12现任领导13所获荣誉14领导关怀15文化传统目录
1院校简介
校门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类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唯一的林业高职学院。学院创建于1956年,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为适应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2001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甘肃省林业学校改建为高职学院。
学院设有林业工程、园林工程、环境工程、测绘工程、信息工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机电工程8个教学系和基础部、思政部、体育部3个部,开设40个专业。
2办学理念
校名石学院立足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实际,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确立了“稳定规模抓质量、强化内涵图发展,突出技能促就业、立足林业创特色”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创建全国特色高职学院的发展目标,形成了“抢抓机遇、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和“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学院氛围,秉承“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的优良传统,以服务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己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加强校企、校地合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院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不断发展示范校建设成果,深化教学内涵建设,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强化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开展集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校中厂”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与“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使学院的整体办学实力、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3办学条件
景观大道学院校区占地面积550亩,建筑面积达20.88万平方米,办学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建有各类专业实验室及实训基地63个,固定资产总值1.924亿元,图书馆藏书48.28万册。
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按照实训环境真实化、服务功能多元化、设施设备生产化的原则,紧扣课程体系、紧扣实训任务、紧扣生产过程、紧扣真实工作、紧扣职业要求,建成了一批融职业训练、教学科研、技术交流、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实验实训基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教学条件。其中,中央财政投资358万元支持建设的生物技术应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筑装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成,为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技能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实现“一体化”教学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3S实训中心、林业遥感技术实训基地在全国同类院校中达到了领先水平;有近三十年历史的树木标本室于2000年加入英国皇家邱园植物园网络系统,并被编入《中国植物标本馆索引》。
学院校区综合实训基地占地55亩,建成了集生产销售、教学实训、科学研究、学习观光为一体的具有区域性和行业示范性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能够完成园林技术等相关专业的300多项实训任务及相关科研工作。位于麦积山风景区3700亩的实验林场已建成了集教学、科研、旅游及生产经营为一体的适合林业类高职教育特色的实习林场,可承担林业技术、园林技术等8个专业的20多门课程的实习实训及相关科研任务。学院把校外实训基地作为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重要平台,在省内外与行业企业共建了各专业所需的180多个生产性校外实训基地。
4教师队伍
景观大道学院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加强“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坚持“内培外引、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方针,打造了一支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19人,其中专任教师251人,“双师型”教师136人,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84人,中级职称104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49人;聘请校外兼职教师300人。有4名教师获得甘肃省“园丁奖”;有2名教师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1名教师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梯队,1名教师入选天水市领军人才。现建成院级教学团队9个,其中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3个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5专业特色
景观大道学院把专业建设作为体现办学特色的重点,针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及新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专业改革,以林业技术等优势专业为切入点,对准关天经济区重点建设领域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突显专业特色,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以林业类专业为特色,以测绘土建类、资源环境类、服务管理类专业为骨干”的专业格局。其中,林业技术、水土保持、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4个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森林资源保护、园林工程技术2个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的建设专业,并获得了600万元的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建成院级特色专业7个,其中林业技术专业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已建成省级特色专业;学院致力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建成院级精品课程38门,其中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0门,并建成了各专业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6教学改革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类高职院校,学院立足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实际,努力探索和创新林业类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依托行业、联姻企业”的办学思路,全面推行“校企合作、校站合作、校场合作、校局合作”的专业建设模式,在示范校建设中创新形成的“模块菜单、循环实训”、“校站合作、项目代训”、“做学结合、双线推进”和“3.5+1”等四种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实践,形成了全院各专业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开展产学合作,共与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性的产学合作关系,搭建了与专业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基础平台,实现了教学与生产、职业能力与发展能力、顶岗实习与就业的紧密连接。
7科研工作
学院坚持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支持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近五年,教师承担各类科学研究项目67项,其中,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天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4项;参与技术研究获专利2项。公开发表论文290余篇,其中EI收录12篇;出版教材、专著160余部。在教学实践中,学院教师还发现命名了天水合欢、黄花杠柳、文县卫矛、狭叶卫矛、粉皮河北杨等5个树木新种,在植物分类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学院还创办了学术刊物《甘肃林业高职教育》,为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及学术交流创造了条件。
8思政工作
学院坚持理论武装的主导地位,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法制教育、改善育人环境等措施,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学院的发展建设、教学管理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关心解决师生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学院的思政工作得到了省委和省高校工委的肯定。在教师中坚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校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立足于学院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创新精神,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坚持组织开展各类素质拓展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在学生管理中,坚持“ 突出一个主题(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发挥双带作用(即模范带头作用和骨干带动作用)、坚持三个为本(即以素质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搭建四个平台(即校园文化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心理健康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加强五个建设(即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学生团学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学习活动基地建设、学风建设)”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全面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形成了我院特色鲜明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氛围和严谨、和谐的校园风貌。
9社会服务
学院充分发挥在专业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生产示范、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坚持为林业增效、农村发展、林农致富服务。学院被甘肃省人事厅批准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每年完成2600余人次的继续教育工作。学院建立了“国家林业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天水市第九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站”等职业技能鉴定及培训机构,从由校内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和培训扩展到天水市及周边地区,为其他学校学生、社会从业人员、行业、企业职工提供服务,拓展了服务范围,增加了鉴定工种,加大了服务力度。近年来,开展了59个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完成了12800多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
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大力开发新的培训项目,积极为周边地区林农及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后举办了“农民创业培训班”、“麦积山风景区管理人员培训班”、“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培训班”、“园林工程技术及施工培训班”、“华天科技应用电子技术岗前培训班”、“清水县阳光工程计算机培训班”、“植物育种、栽培技术培训班”、“全省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培训班”等,培训林农及企业(行业)员工5000多人次;先后参与完成了“天水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园环境工程设计及施工”、“成县林业局、徽县林业局、康县林业局、文县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院的二类资源清查” 、“重庆市地形图矢量化”等20多个项目。其中,林业技术专业师生共同承担完成的二类资源清查项目,为学院创收148万元,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丰厚的回报。以此为依托,面向全省开展科技服务,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又锻炼了师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了校地、校企“互惠双赢”,并成功举办了全国林业类院校协作会议等10余次全国及省内职业教育的学术研讨、校际交流会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10就业形势
学院以甘肃为主、面向全国16个省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多人。自建院以来,已为甘肃生态环境建设第一线培养合格应用型技术人才4万余人,大部分已成为甘肃林业战线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其中有6人享受国家政府津贴,3000余人获得副高级以上职称,1600余人担任林业局局长、林场场长、乡(镇)长以上职务。近年来,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创新就业模式,通过和实力雄厚的大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加强交流沟通,大力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近年来,与我院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企业有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四工程局、甘肃威龙有机葡萄酒有限公司、天水威龙果园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国地测绘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铭坊景观有限公司、深圳爱华勘测工程有限公司、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43家,订单培养专业已达21个,订单培养学生已达1000多人;学院还与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和全省14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加强了学院与林业行业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密切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拓展了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了毕业生就业,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省前茅,毕业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精神、独立工作能力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有400多名毕业生自主创业,其中60多名毕业生领办各类经济实体60余个。在办学实践中,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的成功之路。
测绘工程系11专业设置
工程测量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商务英语
经济管理系森林资源保护
经济管理
营销与策划
森林生态旅游
林业工程系林业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工程系电脑艺术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生物技术及应用
园林工程系园林技术
园艺技术(花卉方向)
园林工程技术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环境工程系城镇规划
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
给排水工程技术
水土保持
12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朱勇虎
朱勇虎,1955年4月出生, 陕西长武人,汉族, 199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1年12月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环境工程系供热通风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 研究员。现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厅级), 主持学院党委工作,分管各系的党建工作。
1982年2月至1985年4月在甘肃省白银棉纺厂工作,任助理工程师。 1985年4月至1993年3月在甘肃省石油化工设计院工作,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93年3月至1994年3月任甘肃省石油化工设计院院长助理。1994年3月至 1995年1月任甘肃省石油化工设计院院长,高级工程师。1995年1月至 2000年12月任甘肃省石油化工设计院院长、党委书记。2000年12月至2001年7月任西北工业学校校长兼党委副书记。2001年7月至2004年5月,任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任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2010年5月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厅级)。在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篇。
党委副书记、院长:陈逸平
党委副书记、院长:陈逸平 教授 陈逸平,男,汉族,生于1963年9月,甘肃天水人,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教授。现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副厅级),主持学院行政工作,分管办公室、人事处、计财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督导室、各系的行政工作。
自1985年7月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任天水师范学院政教系党总支副书记、书记,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院长助理。从教二十多年来,出版著作两部,主编学术论文集一部,发表各级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完成省、地科研项目十八项,先后获省教委“教书育人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三等奖”、省教育厅“青年教师成才奖”、“天水市优秀科技人才”等多项荣誉。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云峰
副研究员 高云峰,1964年11月出生,甘肃平凉市崆峒区人,汉族,1986年7月参加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副研究员,现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正处级),主持学院纪委工作,分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审计处,监察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团委。
1986年7月毕业于甘肃林校并留校工作,1996年在中央党校党政管理本科毕业,1986年7月至2001年7月历任甘肃林校党办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等职;2001年7月至2010年5月任学院党委副书记,2010年5月至今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正处级)。1999年至今担任学院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编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程》教材一部,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党委委员、副院长:姚德生
姚德生,1957年10月出生,甘肃秦安县人,汉族,199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学士学位,教授。现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正处级), 分管科研处,继续教育处,图书馆,实习林场,实训基地管理中心,各系的科研、教研工作。
1982年1月任甘肃省林业学校教师;1986年12月至2001年7月历任教务科副科长、科长、副校长;2005年8月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任学院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2007年9月至2010年5月任学院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正处级);2010年5月至今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正处级)。1993年破格晋升为高级讲师,2001年9月转聘为副教授,2002年8月聘为教授。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 “甘肃省天然林区野生花卉引种栽培及繁育技术试验研究”、《甘肃树木志》等国家、省级科研项目7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地、厅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次。主持和参加编写《甘肃野生花卉》等著作、教材七部。在《植物研究》、《西北植物学报》等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6篇。曾荣获“全国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甘肃林业十大优秀专家”、天水市“园丁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兼任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林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会员、甘肃植物学会会员、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党委委员 、副院长:巩文
巩文,1955年7月出生,甘肃定西市安定区人,汉族,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学士,教授,现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正处级),分管后勤处。
先后承担《测树学》、《森林调查规划》、《森林遥感技术》、《basi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visual foxpro6.0数据库应用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具有一定影响教学科研论文20多篇。编写出版《qbasic应用程序库》、《统计与计算机应用》两部著作,先后主持完成 “甘肃省林业系统专门人才预测及其对策研究”、“林业科研常用程序库研制”、“西部林业人力资源整体开发研究——甘肃省子课题”、“甘肃省林业人力资源整体开发研究”、“甘肃省林业科研管理能力建设”等课题。另外,完成《生态规划设计》专著初稿。1989年获甘肃省优秀德育工作者奖。
党委委员 、副院长:虎保成
虎保成,1963年6月出生,甘肃张川县人,回族,198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副教授,现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正处级), 分管教务处,规划基建处,基础部,各系的教学工作。
兼任甘肃省高职高专协会常务理事。曾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长。曾获天水市“园丁奖”、“甘肃省林业厅优秀教师”称号,主编公开出版发行全国农林类高职高专基础课教材《化学实验》,参编公开出版发行教材《有机及生物化学》教材,主编交流教材《化学》上、下两部并获1997年度甘肃省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省内外刊物发表论文4篇。
党委委员、 副院长:冉福祥
冉福祥,1966年10月出生,甘肃西和县人,汉族,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农业推广硕士,教授,现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正处级), 分管学生处,招生就业处,保卫处,各系的学生教育管理、招生、就业、顶岗实习工作。
1987年毕业于甘肃省林业学校,1991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林经专业,经济学士;2002年考取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2005年获农推专业硕士学位。先后主持和参与编写了正式出版的教材、著作《林业经济管理概论》、《园林经济管理》、《现代林业管理》、《实用林业统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10余部;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3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获地厅级以上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1997年被中共天水市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2003荣获“甘肃省第二届林业青年科技奖”。
正处级干部、工会主席 :王存孝
王存孝,男,汉族,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人,生于1955年9月,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高校讲师。现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处级干部、工会主席, 分管工会,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
1973年参加工作,窑街矿务局采煤工人,1978年9月考入天水师专化学系,1980年7月毕业分配到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技校、白水江林业局子弟学校任化学课教师,1986年9月调入原甘肃林业学校,主要承担化学课教学,1995年3月任总务科副科长 ,1999年6月任基建办主任,2001年9月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基建处处长,2004年10月任学院计财处处长,2007年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会主席,2010年5月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处级干部,工会主席。
13所获荣誉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了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省级文明单位”、“甘肃省林业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全省企事业单位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院1994年被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1995年被原国家林业部评为“全国优秀中等林业学校”;2001年7月升格为高职学院。“十一五”以来是学院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在2007年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学院获得了“优秀”的评估结果;2007年10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08年9月,升格为副厅级建制;2010年6月,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和财政部的验收;2012年10月,高质量通过了高职院校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通过示范校建设,学院已成为全国林业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典范、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技能鉴定的基地和技术创新、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的中心,为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和全国林业类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4领导关怀
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视察学院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视察学院
原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刘伟平视察学院
原省政协主席陈学亨视察学院
省人大副主任马尚英,原省人大副主任李膺视察学院
副省长郝远视察学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关工委副主任田淑兰视察我院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吴明明一行来我院视察工作
原省教育厅厅长白继忠视察我院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高校工委副书记孙杰视察
我院 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高清和,省科技厅厅长李文卿来学院视察
省高校工委书记王智平一行检查指导我院安全稳定工作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高校工委副书记、高校纪工委书记陈保平一行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
15文化传统
校徽校训
砥砺学行 自强不息
校徽
1、文字设计方面,将手写体“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置于上方,表示学校灵动、活泼的人文气息;将“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英文置于下方,表示严谨、笃实的科学精神,也体现学校科学性与人文性刚柔并济的管理哲学。
2、色彩设计方面,以绿色为基调,既表示充满生机、积极向上的校徽的韵味,又与学校“林业”特质相符,在视觉上保持关联。
3、图案设计方面,以“树叶”、“海洋”的图案造型为创作主体形态。
词条图片
校门
校名石
景观大道
景观大道
景观大道
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视察学院
校徽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想更有吸引力的文字可选择/漫画文字/动画文字......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在百度上面搜索百度信誉V,可以看到下面搜索的......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幼年瓦格里宝宝在北极地图全境都有刷新,我们从......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拉坯成型是利用拉坯机产生的离心运动,在旋转过......
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