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问答 > 生活百科 > 叶永烈

叶永烈

网站编辑:上海建站网 发布时间:2022-09-07  点击数:
导读:叶永烈(中国作家)叶永烈,著名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笔名萧勇、久远等,1940年8月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作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其《床头上的标签》《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被选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现任上海...

叶永烈(中国作家)

叶永烈,著名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笔名萧勇、久远等,1940年8月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作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其《床头上的标签》《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被选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现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

中文名: 叶永烈

别    名: 萧勇、久远、叶杨、叶艇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地: 浙江温州

出生日期: 1940年8月30日

职    业: 作家,教授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化学系

主要成就: 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 一级作家,教授

代表作品: 《小灵通漫游未来》《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目录

1人物经历2人物著作3所获荣誉4个人生活5写作特点

1人物经历

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
叶永烈叶永烈

1950年(11岁),开始发表诗作。

1957年(18岁),开始发表科学小品。

1959年,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

1960年(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编写,1960年秋完成《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后从事科普创作,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关心。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8月25日与妻子杨惠芬结婚。

1979年3月,被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获1000 元奖金。

1976年春,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

1981年,叶永烈任导演的电影《红绿灯下》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1983年之后,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

1984年,出版《小灵通再游未来》,之后又出版了《小灵通三游未来》。

1984年后成为专业作家,以写知名人物、高层人物、历史传记为多,人称“旧闻记者”。

2015年7月21日,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成立,著名科普文艺作家叶永烈受邀担任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

2人物著作

叶永烈20岁开始写作,截至2014年8月,已经出版逾3000万字作品。

叶永烈对自己的创作做过一次数字总结:“前段时间我整理了我的科普作品,叫作《叶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1000万字;我的纪实文学作品是1500万字;还有行走文学,《叶永烈看世界》21本,现在出了19本,500万字。”

长篇纪实文学

《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陈云之路》、《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胡乔木传》、《马思聪传》、《傅雷与傅聪》、《梁实秋的黄昏恋》。

科普小说丛书

《十万个为什么》(合作)、《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国福尔摩斯》、《科学掠影》。

纪实文学集

《叶永烈文集》(50卷)、《叶永烈自选集》(7卷)、《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和蒋介石》、《江青传》、《张春桥传》、《姚文元传》、《王洪文传》(现重编为《四人帮兴亡(增订版)》)、《陈伯达传》、《反右派始末》、《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行走美国》、《行走俄罗斯》、《行走中国》。

中短篇小说集

《爱的选择》,散文集《叶永烈笔下风情》,杂文集《人才成败纵横谈》,寓言集《侦探与小偷》,相声集《圆溜溜的圆》等。

红色三部曲

《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

科普

《十万个为什么》(叶永烈为作者之一)

《小灵通漫游未来》

《毛泽东复活》

《叶永烈自选集》

传记

《红色的起点》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毛泽东与蒋介石》

《邓小平改变中国》

《“四人帮”传》(包括四人的分卷)(增订版)

《初起》

《兴风》

《横行》

《覆灭》

《陈伯达传》

《陈云全传》

《胡乔木传》

《毛泽东的衣食住行》

《马思聪传》

《反右派始末》

《双人伞 :叶永烈家庭传记》

《历史的绝笔》

游记

《真实的朝鲜》

《美国!美国!》

《我在美国的生活》

《美国自由行》

《俄罗斯自由行》

《欧洲自由行》

《今天的越南》

《我的台湾之旅》

《米字旗下的国度》

《漫步欧洲》

《樱花下的日本》

《彩虹南非》

《加勒比海风情》

《星条旗下的生活》

《叶永烈海外游记》

《澳大利亚自由行》

《中国自由行:中西部卷》

《中国自由行:东部卷》

《中国自由行:台港澳卷》等

3所获荣誉

人物荣誉
叶永烈叶永烈

1979年,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

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

1989年,被收入美利坚合众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利坚合众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

1994年,受聘香港文学艺术家协会荣誉会员。

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

2015年10月23日,《名人传记》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暨《名人传记》十大优秀作家颁奖活动在郑州举行。叶永烈获评《名人传记》杂志社“十大优秀作家”。

作品奖项

《小灵通漫游未来》,科普小说,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

《哭鼻子大王》(同名电影),长篇童话,获中国电影华表奖;

《红绿灯下》,导演电影,获中国第三届电影百花奖;

《借尾巴》,获1982年全国优秀少儿读物奖;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报告文学,获1986年《北京文学》奖;

《梁实秋的梦》获1988年中国潮报告文学奖;

《傅雷之死》获第二届优秀报告文学奖,1998年获香港文学艺术中华金龙奖最佳传记文学奖;

4个人生活

家庭成员

妻子:杨惠芬

子女:2个

生活故事

叶永烈和杨惠芬,是浙江温州同乡,都出身于书香门第,父辈之间有交情,算是“门当户对”。

杨惠芬高中毕业后却因家庭出身不好未能跨入大学之门,当了一名中学教师。叶永烈考入了北京大学化学系。

1962年8月15日傍晚,叶永烈来到离家大约十来分钟路的杨惠芬家“相亲”。

1963年夏,叶永烈大学毕业,分配在上海电表仪器研究所工作。8月25日,杨惠芬梳着一对乌亮的长辫子,穿着花衬衫、墨绿色长裤,在亲友的陪同下,来到叶永烈家,与之结婚。

1964年,杨惠芬调到上海工作,他们买下了桂林路漕溪567号这间仅有12平方米的小平房。从此,他们在这简陋的小屋里度过了16载寒暑,养育了两个孩子。业余时间,他们共同署名在《新民晚报》上连载的《元素小传》,其它散见于各报的几十篇科学小品也是他们合作写成的。可后来怎么却不见杨惠芬的名字。

“风暴”来袭,抄家,给叶永烈夫妇精神上以沉重的打击。叶永烈被迫去了奉贤“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直到3年后杨惠芬生第二个孩子时,叶永烈才承蒙“照顾”返回城区,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一边劳动改造,一边照顾妻儿。1973年后,他陆续出版了10本书,当时取消了稿酬,叶永烈除得到一些样书外,买笔墨、买稿纸、买资料的费用都是他们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当时,两个人菲薄的收入,要抚养两个孩子,还要供养两家老人,经济十分拮据。有时外出,饥肠辘辘,也舍不得买个烧饼吃。然而,在风风雨雨的洗礼中,他们的心贴得更紧,他们的爱情更加坚贞。

1977年,《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日报》先后在头版头条或显要位置发表文章,称赞叶永烈在逆境中坚持创作,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光明日报》在配发的社论中还号召知识分子向叶永烈学习。叶永烈获得1000元人民币的奖励,并指示有关部门给叶永烈提供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促使他更好地进行创作。在方毅副总理的关心下,叶永烈搬进了漕溪新一套二室一厅的新居。在新居室里,叶永烈以每年出版10本书的速度写作。从科学幻想小说到科学家传记,从科学文艺转入传记文学,从冠军文学传记到音乐家传记再到政治家传记……

在家里,杨惠芬是“总理”,柴米油盐酱醋茶,缝补浆洗,她几乎全部包揽;相夫教子、侍奉高堂;杨惠芬还是“秘书”,接待客人,接听电话,收发邮件;杨惠芬还是叶永烈作品的第一读者和评论员兼校对员。她不厌其烦地帮助叶永烈整理资料,抄稿描图,推敲校改。她总要直言不讳地发表自己的评论,往往对他的创作颇有影响。

他们就像叶永烈在结婚20周年之际写给妻子的《长相知》一样:“长相知,不相疑。你信我,我信你。长相知,不相疑。同携手,求真理。长相知,不相疑。共白头,终如一。”

5写作特点

写作习惯

在长期的写作中,叶永烈养成了思路通畅,一气呵成的习惯。其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一次性写成,很少有写了一半重新再来的。

九字方针

写作坚持“九字方针”——“大题材、高层次、第一手”,自称写传记作品三十余年,“从不东拼西凑”。

传主原则

叶永烈选择传主,有三原则:

一是知名度高而透明度差;

二是能够折射一段中国当代重要的历史;

三是没人写过(或者即使有人写过,写得浅或者写得不好)。

还有一个条件是能够采访传主本人,如果传主去世或者传主无法采访,但是能够采访深知传主的人。他不写那种根据资料拼拼凑凑的作品,更不写“复述”式的作品。写作,已经成为叶永烈生命的一部分。在他看来,作品是“凝固的时间”、“凝固的生命”。

词条图片

叶永烈

叶永烈

叶永烈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叶永烈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标签:
内容声明: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由第三方用户投稿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上海建站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上海建站网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核相关关内容,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网站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浏览此文的人还看过
xwodi怎么安装?
xwodi怎么安装?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提供给你2种安装方法:第一种方法:1:将.x......

如何查火车站车次
如何查火车站车次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打开手机12306软件2点击首页右下角“我的......

化学分析都有哪些方法?
化学分析都有哪些方法?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1滴定分析法,根据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

荷兰牛栏奶粉真假如何鉴别【组图
荷兰牛栏奶粉真假如何鉴别【组图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哪个“牛栏”才是真牛栏2我们通常所说的牛栏奶......

相关网站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