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
广德县(安徽省直辖县)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土地肥沃,资源富饶,物产众多。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周边两个半小时经济圈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4个省会城市和16个大中发达城市,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北经济的结合点,是华东沿海经济挺进安徽等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广德盛产"毛竹、板栗"被誉为"竹海栗乡"。
中文名称: 广德县
外文名称: Guangde County
行政区类别: 省直辖县
所属地区: 中国安徽宣城
下辖地区: 5个镇、4个乡
政府驻地: 桃州镇
电话区号: 0563
邮政区码: 242200
行政代码: 341822
车牌代码: 皖P
地理位置: 安徽省东南、毗邻苏浙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著名景点: 太极洞、桃姑迷宫、横山国家森林公园、灵山寺等
1历史沿革2行政区划3自然地理4资源5交通6经济7名优特产8风土文化9旅游景点目录
1历史沿革
广德建县已有1800年的历史。广德古称桐汭。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秦属鄣郡。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迁郡治至宛陵(今宣州市)。原郡治周围地区设故鄣县,隶扬州丹阳郡。广德地属故鄣县。
东汉建安初,“策已平定宣城以东”地区,孙吴析故鄣置广德县。县名是取美名,意在标榜“皇恩浩荡,帝德广大”。建安五年(200)“徐琨以督军中郎将从破庐江太守李术封广德侯”。建安八年(203),吕蒙因从孙权讨伐丹阳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县治在今县城西南境内,仍属扬州丹阳郡。西晋太康二年(281),改属扬州宣城郡。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并广德、故鄣、长城、阳羡、义乡五县地立绥安县,属宣城郡。泰始四年(468)改属南徐州义兴郡,不久废。复置广德县,仍属宣城郡。齐广德县属南豫州宣城郡。梁绍泰元年(555)于广德增置广梁郡(《隋书地理志》避炀帝讳,写成‘大梁郡')及石封县,郡、县治均在今广德桃州镇。侯景乱后还封徐度为广德侯,广德县为其侯国封地。陈永定二年(558)改郡名为陈留郡,改广德侯国为县。隋开皇九年(589)废郡,并广德(《隋书·地理志》讳作‘大德')、安吉、原乡、故鄣四县人石封,改石封为绥安县,属宣州。仁寿三年(603)属湖州。大业二年(606),复属宣州。翌年,宣州改称宣城郡。唐武德三年(620)以绥安县置桃州,原绥安县地分置绥安、桐陈、怀德三县,桃州领之。七年废桃州,并桐陈、怀德人绥安,属宣州。天宝元年(742)改属宣城郡。至德二年(757)九月因肃宗讳恨安禄山,改绥安县为广德县,属宣州。五代十国吴广德县属宁国军宣州。五代南唐初广德县属西都江宁府,保大八年(950)在县设广德制置司仍属江宁府。北宋废制置司,广德县如故。宋开宝八年(975)广德县属宣州。太平兴国四年(979)置广德军,治广德县。端拱元年(988)析广德西北桐乡、昭德、临湖、原通、妙泉五乡置建平县,隶广德军。至道三年(997)属江南路,天禧二年(1018)属江南东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广德军为广德路,路设总管府领广德、建平两县,属江浙行中书省。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占领该地即改广德路为广兴府,改广德县为广阳县,广兴府辖广阳、建平两县,属江南行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广兴府属京师直隶,不久改称广德府。四年九月改府为州。十三年四月省广阳县人州,领建平县。永乐元年(1403)直隶南京。清顺治广德州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改属安徽布政使司,成丰四年(1854)暂归浙江巡抚代管,同治三年(1864)复属安徽省,隶徽宁池太广道及皖南道。
民国元年(1912)4月改州为县,不领建平县,直属安徽省。3年至17年属安徽省芜湖道。17年芜湖道撤,直属安徽省。21年春至10月属宣城首席县长。10月后至29年8月属安徽省第九行政区。8月以后属安徽省第六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德县初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71年3月属安徽省芜湖地区。1980年2月属安徽省宣城地区。2011年被批准为省直管试点县。
2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12日,广德县新组建的各乡镇顺利召开全体干部大会,以此为标志,该县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圆满完成。(具体调整情况待补充。大致情况是:祠山岗乡并入桃州镇;凤桥乡并入柏垫镇;月湾乡并入杨滩乡;花鼓乡并入誓节镇;山北乡、赵村乡和下寺乡并入邱村镇;流洞镇并入新杭镇。)
3自然地理
广德县地理位置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端,皖、苏、浙三省结合部。东和东南连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南邻宁国县,西接宣州市、郎溪县,北界江苏省溧阳市、宜兴市。地理坐标:北纬30°37′至31°12′,东经119°02′至119°40′。县人民政府驻桃州镇,西距宣城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宣州市71公里,西北经芜湖至省会合肥市273公里,东经浙江湖州至上海市244公里。
气候
广德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冷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日照充足。全年平均温度17.5℃,其中:一月份3.2℃,七月份31.1℃。年均降水量1149.7毫米。其中,一月份42.2毫米,七月154.1毫米。大约日照时间,一月份137.6小时,七月份229小时。
4资源
广德土地肥沃,资源富饶,物产众多。广德盛产"毛竹、板栗"被誉为"竹海栗乡"。境内野生动物达20余种,珍惜野生植物有254科,1043种,较为珍贵的有茯苓、七叶一枝花、吴芋、西洋参、辛夷花、甲片、豹骨等。广德有耕地面积112万亩,林地32.8万亩,河流和湖泊42.6万亩。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乡”、“茶叶之乡”,获国家“粮棉大县”、“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市)”的称号。盛产稻、麦、油、茶、蚕茧、螃蟹、板栗、西瓜、毛竹等。
5交通
广德县距上海、杭州200公里,距南京、苏州、张家港百余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距常州机场60多公里。318国道穿境而过,待建的宁杭高速公路横贯全境。近几年来,广德县努力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目前,宣广高速、广宜、广祠等一二级公路先后竣工使用,“三纵两横”的公路网络功能初步显现,全县已通车1250公里公路和68公里铁路线。
6经济
广德县农业
2012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8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新增农业“三品”认证5个。东亭高峰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现代农业示范园、林下经济种植面积分别发展到4.5万亩、17万亩。被授予“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生猪标准化示范县”、“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县”。被列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
工业
2012年共为207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贷款20.2亿元。开通全省首家县级用工电视频道,多渠道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全年共为企业输送用工1.03万人次。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完成工业投入70.5亿元,增长15.7%;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1家,发展到184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4.2亿元,增长18.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制造、信息电子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完成产值30.2亿元,增长53.3%。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产品25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6家,省级名牌产品5个,专利授权821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关停并转煤矿、非煤矿山、小化工等企业78家,实现煤矿、粘土砖企业全面退出。
7名优特产
大红袍板栗
广德县“大红袍”板栗的主要产地在广德新杭和柏垫两镇一带。以新杭金鸡笼村的产品最著名。其特点粒大,味香,松软可口。一般每粒重20多克,是紫红色而有光泽,外型美观。和鸡肉,猪肉红烧,是酒宴上的佳肴。也可作成甜菜栗子羹或糖炒板栗,均别有风味。广德新杭金鸡笼村的板栗在清代一直是贡品,据传慈禧太后第一次见到这种又大又圆,红的发亮的板栗时,爱不释手,并指着押运的官员笑说:“着栗子比你的大红袍还亮”。于是大红袍板栗就因此而得名,一直沿袭至今。
广德县笄山笋
广德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竹多笋多,而笄山所产的竹笋,又是竹笋中的佼佼者。笄山在芦湖风景区内,土质肥沃,土层较厚,故所产竹笋,壳薄肉厚,质嫩脆甜,而且个大兜小,通身金黄,外型十分美观,用笄山笋制成的罐头远销海内外。
茶叶
广德县茶园总面积35000亩,年产茶叶2800吨,年产值2500余万元。广德县气候与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年平均温度14.50C,年降雨量1300mm,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植被丰富,土壤肥沃,茶叶自然品质优异。广德之茶曾名扬中外,《县志》记载:明清时代即产贡茶;1915年“广德云雾茶”参加国际巴拿马博览会,荣获金牌大奖。1988年,茶叶专家根据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研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高品质茶叶,遂被评为省级名茶,冠名——“太极云毫”,“太极云毫”名茶香高隽永,回味甘醇,汁多耐泡,保鲜贮存,完全符合纯天然绿色食品标准。
8风土文化
文化遗址
桥头村戏楼
位于卢村甘溪桥头村,始建年代不详。太平天国革命前尚有祠山庙宇及看楼,与戏台组合成群。现存建筑面积86.4平方米,舞台用木板铺成,台面高出地面2.2米,台口宽2.74米,进深3.43米,面积约20平方米,总体结构为明架抬梁,山墙架穿斗式,现楼面及部分梁架已朽,总体面目犹存。
大圣宝塔
位于桃州镇迎春街北侧,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始建。初为五层六门砖塔。宋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二十七日夜“为火焚”。元符三年(1100)至崇宁四年(1105)六月,由宋荣、宋宗弟兄领头重修为七级浮屠。后几经修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遭火灾,飞檐、楼板、塔顶化为灰烬,仅存砖制塔体。1956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7月,由国家文物局拨款重修,1986年4月全面修复。现塔高42米,底座周长26.4米,七级六门,六角飞檐。覆铁锅式塔顶,飞檐均铺青灰色简瓦,造型瑰伟。塔侧尚存唐代古井一口和明代植银杏树一株。
崇法寺
位于四合乡洪冲村耿村河北岸。原寺院有三座殿宇,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一进西侧有戏楼,后殿已毁,现存中进大佛殿和前进天王殿,现存建筑经国家文物局和南京工学院专家鉴定,其主体为明代结构。1983年6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场所
图书馆
广德县图书馆的前身是县文化馆图书阅览室,原藏书4500册。1981年与文化馆分开,单独建馆,有馆舍150平方米,管理人员4人。以后,人员、藏书、设备逐年增多。1987年底,有工作人员12人,藏书45300余册,其中善本古籍1852册,期刊报纸330余种。读者人数已由建馆初期的每月几百人次增至2000余人次。
档案馆
1958年11月,中共广德县委和县人民委员会档案室合并成立广德县档案馆,有专职干部2人。1963年11月,广德县档案管理科成立,与县档案馆合署内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裁撤,人员下放。1973年7月恢复县档案馆。1980年11月成立广德县档案局,仍与县档案馆合署办公。1987年底,有库房296.5平方米,人员8名,收藏档案全宗85个,各类档案、资料计27121卷(册)。其中文书档案12925卷,科技档案135卷,专门档案2676卷,资料11385卷。长期以来,档案只供内部使用。后经全面整理,部份向社会开放。1980~1987年为各界人士提供凭证和数据资料1.7万余卷次。1987年县档案馆被评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民众教育馆
广德县民众教育馆始建于民国13年(1924),馆址在文庙西侧(现人民广场西)。25年迁至西大街真武庙(现增谷路北端)。次年,抗日战争爆发,改称流动施教团。32年,复称民众教育馆,馆址在西南乡崇法寺。其主要活动为开展平民教育,设有问字处,阅报处、图书室等。抗战前后,曾组织过球类、棋类、歌咏、婴儿健康、自由车(自行车)比赛和小型业余演出,并举办“抗日建国图画展览”、“国货与敌货展览”等。34年底,民众教育馆停办。
9旅游景点
广德县太极洞太极洞景区
太极洞,古称“长乐洞”、“广德埋藏”,全长5400余米,属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之一,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安徽省广德县石龙山内。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正式对外开放,景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中心面积2.2平方公里,分旱洞、水洞两部分,其中溶洞开发面积14.1万平方米,洞内拥有大小景点500余处,景色奇妙、瑰丽,具有险峻、壮观、绚丽、神奇的景观特色,集全国溶洞之精华,早在二千多年前即被称为天下一绝,《中国石林》称道“桂林山水,广德石洞”,民间有“黄山归来不看山,太极游完不看洞”之说。
卢湖
卢湖竹海度假区位于广德县城南郊,皖浙苏三省交汇处。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景观有卢湖、甘溪沟和笄山竹海等,卢湖中群山环峙,烟波浩淼,有大小岛屿18座,山水相依,湖光山色秀丽,宛若天然图画;甘溪沟以山涧为特色,自上而下,溪水清澈甘甜,两边青山翠竹,环境优美,风土人情浓厚,称“十里长冲”;万顷竹海,远峰近岭绵延数十公里,山风吹拂,绿海竹涛辉映,神韵天成。地处县城南郊,融合观光境区、度假园区和生态社区三位一体宜游、宜业、宜居的旅游特区,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重点项目有卢湖极昼世界、笄山竹海风景区、甘溪沟景区、祠山大帝行宫、竹海汽车营地、灵山寺景区、竹海康体养生度假村、卢湖竹海国际度假山庄、山地体育公园、竹海温泉度假区等。
百杨生态园
广德百杨生态园位于皖、苏、浙三省八县市结合部的广德县北部,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距上海、杭州、南京等十六个大中城市车程均在两小时以内,交通便利。整个园区占地近3000亩,是具有国家3A级风景区标准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计划投资2.2亿元人民币。百杨人秉承“公园框架设计,园林苗木起步,生态环境建设和休闲设施配套同步实施”的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致力于将百杨生态园建设成为面向广德,辐射苏、浙、沪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建设成为广德城市的名片。
词条图片
广德县太极洞
广德县
广德县
广德县
广德县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广德县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千莲护元可使气功师的一觉被动等级提升2级,增......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1打开支付宝,先为成人申领苏康码。22点击右......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打到40多级的时候,1个人看家,(那时候应该......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方法1】11.小酱油显示脱机状态?2无法打开......
本站部分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上海建站网(http://www.lvon8.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上海建站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