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问答 > 生活百科 >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网站编辑:上海建站网 发布时间:2022-09-07  点击数:
导读: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卫星)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卫星安装有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仪、红外分光计等10余种有效载荷,探测性能比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有显著提高,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三维、全天候、多光谱、定量探测,获取地表、海洋及空间环境等参数,实现中期数值预报。 名称: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制造商: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卫星)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卫星安装有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仪、红外分光计等10余种有效载荷,探测性能比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有显著提高,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三维、全天候、多光谱、定量探测,获取地表、海洋及空间环境等参数,实现中期数值预报。

名称: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制造商: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发射时间: 2013年9月23日11时

发射质量: 2400千克

发射地点: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轨道: 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

运载火箭: 长征四号B火箭

结构尺寸: 4.46米X10米X3.79米

目录

1简介2作用3结构特点4研制历程5使用情况6发射过程7型号演变8气象卫星

1简介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探测,主要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气象参数,并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同时为研究全球环境变化、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规律以及航空、航海等提供气象信息。

风云三号是列入国家“九五”型号研制计划的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分二个批次发展。原计划01批发射两颗试验试用星,02批发射6颗业务星,连续运行到2020年。

风云三号01批卫星已于1999年正式立项研制,目前已转入正样星研制阶段,按照工程进展和计划,首颗卫星FY-3A将于2007年发射。

从风云三号第三颗星开始,进入业务星阶段,命名为风云三号02批卫星。根据技术的发展和需求,拟计划将已经批准的风云三号02批卫星(共6颗)调整为由上午星、下午星和低倾角降水测量星组成的三星组网地球观测新网络。

具体而言,就是将FY-3C、FY-3E、FY-3G调整为上午星,将FY-3D、FY-3F、FY-3H调整为下午星;新增低倾角降水测量星单星运行,进行国际合作,与国外同类卫星组网运行。降水测量卫星轨道高度400公里左右,倾角50-60度之间,主要星载观测仪器为测雨雷达,设计寿命2-3年,共计发射3颗,运行到2021年左右。

2作用

一、利用卫星上安装的三通道(可见光、红外和水汽)扫描辐射计,获取白天可见光云图、昼夜红外云图和水汽分布图。

二、通过卫星转发高分辨率数字展宽云图、低分辨率云图,供国内外中小规模利用站接收利用。

三、卫星上的数据收集系统可以提供133个通道的数据传输,收集气象、水文和海洋等数据收集平台的监测数据。在133个通道中,有100个国内通道,33个国际通道。

四、利用卫星携带的空间环境监测器,监测太阳活动和卫星所处轨道的空间环境,为卫星工程和空间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

3结构特点

风云三号卫星质量为2298.5千克,将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方式。并装有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

4研制历程

2000年9月,国家批准风云三号卫星立项经。经过8年研制,其中第一颗和第二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为试验应用星,分别于2008年5月和2010年11月成功发射,第三颗于2013年9月23日11时许成功发生,“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实现三星组网后,其观测数据更新时效将由现在的12小时缩短为6小时,从而大幅提高中国气象观测能力和中期天气预报能力。

5使用情况

2008年5月27日11时2分29秒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该卫星的投入使用,大幅提高了中国气象观测能力和中期天气预报能力。

6发射过程

首颗发射

2008年5月27日11时02分,我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颗装载10余种先进探测仪器的卫星升空后,将使中国气象观测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第二颗

2010年11月5日凌晨2时3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第二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送入太空。这颗气象卫星将与2008年5月27日成功发射的第一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组网运行,进一步提高中国气象观测能力和中期天气预报能力。

第三颗

北京时间2013年9月23日11时许,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第三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中国第三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将与目前在轨运行的两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组网运行,进一步提高中国气象观测能力和中期天气预报能力。

第四颗

2017年11月15日2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风云三号D搭载了红外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仪,这台仪器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傅里叶干涉探测技术,可以提高大气温度和大气湿度廓线反演精度1倍以上,极大提升对我国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支撑能力,并将天气预报的有效时效延长2-3天。

7型号演变

风云三号B星

风云三号B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设计寿命3年。去年11月5日,风云三号B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过半年时间的在轨测试,卫星各系统工作正常,获取的图像和数据质量良好,主要功能性能指标满足研制任务书要求。

风云三号B星是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二颗卫星,发射成功后与2008年发射的风云三号A星一起,首次实现了中国极轨气象卫星上午星和下午星的双星组网观测,使得全球观测频次由12小时提高到6小时,气象灾害监测时效提高了1倍,实现了对火情、大雾、沙尘等灾害以及全球热带风暴的加密监测服务,在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环境和生态监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风云三号C星

2013年9月23日,“风云三号”C星成功发射。其后,中国气象局对卫星进行了3个月的在轨测试。在轨测试结果表明,卫星系统功能正常,性能良好,各项功能、性能指标符合任务书要求,且优于A星、B星。“风云三号”C星在A星、B星的基础上,设计寿命从3年提高到5年,搭载了12台(套)遥感仪器,实现了高时效的全球中高分辨率光学成像观测能力、高精度的大气温度湿度垂直分布探测能力。投入业务运行后,该星将接替A星,与B星一起形成上、下午星组网观测,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对地遥感探测。

风云三号D星

2017年11月15日2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风云三号D搭载了红外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仪,这台仪器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傅里叶干涉探测技术,可以提高大气温度和大气湿度廓线反演精度1倍以上,极大提升对我国中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支撑能力,并将天气预报的有效时效延长2-3天。

8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是用于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分为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前者可以获得全球气象信息,后者可以对观测区域进行连续气象观测。星载遥感器主要有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辑射计、微波辐射计、红外辐射探测仪、红外分光计等。具有观测范围广、时效性强、数据质量髙、不受自然和地域条件限制等特点。一般为军民两用,有的也专门用于军事目的。

气象卫星资料弥补了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上、高原及沙漠上人烟稀少地区常规气象探测资料的不足。它具有视野开阔、观测范围广、观测时次多等优点。人们通过卫星,能比过去提前二三天发现台风,并能准确地测定它的位置、强度,从而确定它的移向、移速和发展变化。因此,卫星云图成为监视台风和预报台风移动路径的十分有效的工具,特别是台风定位已经离不开卫星云图。卫星资料应用还发展到农业、森林火灾、洪水灾情、环境监测等领域。

词条图片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

  标签:
内容声明: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由第三方用户投稿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上海建站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上海建站网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核相关关内容,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欢迎向网站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我们将认真核查、及时处理。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浏览此文的人还看过
教你怎样注销财付通
教你怎样注销财付通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登陆财付通官方网站。如下图。2成功登录后,选......

客场进球制度是什么意思
客场进球制度是什么意思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客场进球制度是足球比赛中常用来处理主客场优势......

京东怎么购物详细步骤
京东怎么购物详细步骤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进入手机京东,点击上方的搜索框。2搜索要购买......

天涯明月刀神兵甲子·孔雀翎怎么
天涯明月刀神兵甲子·孔雀翎怎么

详情:操作步骤/方法1第一种来源:修罗城玩法掉落,但是修罗城不是每......

相关网站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长城华人怀思堂
  • 清东陵万佛园
  • 九里山二区公墓
  • 施孝园
  • 华夏陵园
  • 中华永久陵园
  • 珍珠源公墓
  • 灵山宝塔陵园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
  • 真武山公墓
  • 大朗陵园
  • 院山公墓
  • 卧龙寺
  • 长松寺
  • 凤凰陵园
  • 白塔山公墓
  • 宝光塔陵公墓
  • 红枫艺术陵园
  • 金沙陵园
  • 北京墓地
  • 成都墓地
  • 金土坡公墓
  • 燃灯寺
  • 莲花公墓